柴門

詞語解釋
柴門[ chái mén ]
⒈ ?用零碎木條木板或樹枝做成的門,舊時也比喻貧苦人家。
例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英gate made of wood or tree trunk;
引證解釋
⒈ ?用柴木做的門。言其簡陋。
引三國 魏 曹植 《梁甫行》:“柴門何蕭條,狐兔翔我宇。”
宋 王安石 《即事》詩之一:“漸老逢春能幾回,柴門今始為君開。”
清 李漁 《憐香伴·書空》:“柴門靜夜無關鑰,留與山僧帶月推。”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二部二十:“蕭祥 推開柴門,兩只白鵝驚飛著跑開。”
⒉ ?代指貧寒之家;陋室。
引《晉書·儒林傳論》:“若 仲寧 之清貞守道,抗志柴門; 行齊 之居室屢空,棲心陋巷……斯并通儒之高尚者也。”
宋 楊萬里 《送蔡定夫提舉正字使廣東》詩:“柴門僵臥三臘雪,魚釜僅續一線煙。”
元 張可久 《山坡羊·雪夜》曲:“扁舟乘興,讀書相映,不如高臥柴門靜。”
⒊ ?猶杜門,閉門。
引《后漢書·楊震傳》:“夜遣使者策收 震 太尉印綬,於是柴門絶賓客。”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云蘿公主》:“生歸,殯母已,柴門謝客。”
國語辭典
柴門[ chái mén ]
⒈ ?以樹枝、木干做成的門。形容樸素簡陋的居所。唐·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詩:「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也作「柴扉」。
引《三國演義·第三七回》:「玄德來到莊前,下馬親叩柴門,一童出問。」
⒉ ?杜門、閉門。
引《后漢書·卷五四·楊震傳》:「夜遣使者策收震太尉印綬,于是柴門絕賓客。」
分字解釋
※ "柴門"的意思解釋、柴門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花落柴門掩夕暉,昏鴉數點傍林飛。吟余小立闌干外,遙見樵漁一路歸。
2.雞鳴炊煙升,狗吠柴門開,躬耕壟畝間,五谷飄香來。
相關詞語
- mén kǒu門口
- shēng mén聲門
- wú mén無門
- guān mén關門
- mén kǎn門檻
- shàng mén上門
- bā lì mén巴力門
- mén zhǔ門主
- chū mén出門
- shí èr mén十二門
- mǒu mén某門
- hòu mén后門
- mén jìn門禁
- léi mén雷門
- tóng mén同門
- sòng huò shàng mén送貨上門
- mén jiāng門將
- xī mén西門
- mén zhěn門診
- mén hù門戶
- dà mén大門
- xuān píng mén宣平門
- kān mén看門
- yuè guāng mén月光門
- zhèng mén正門
- mén piào門票
- zhuān mén專門
- chái yóu柴油
- ào mén澳門
- xiàng mén yǒu xiàng相門有相
- bù mén部門
- mén shì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