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áng gòu nà wū
注音ㄘㄤˊ ㄍㄡˋ ㄋㄚˋ ㄨ
成語解釋
藏垢納污
繁體藏垢納污
⒈ ?比喻包容骯臟丑惡的人和事。
例大概是明末的王思任說的吧:會稽乃報仇雪恥之鄉(xiāng),非藏垢納污之地。
英shelter evil people and countenance evil practices;
⒉ ?也作“藏污納垢”
⒈ ?亦作“藏污納垢”。
引語本《左傳·宣公十五年》:“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瑾瑜匿瑕,國君含垢,天之道也。”
明 劉若愚 《酌中志·憂危竑議前紀(jì)》:“至今讀之者,無不魂驚髮豎,愈見神廟圣度,真如海岳之藏垢納污靡不包容者。”
清 孫雨林 《皖江血·定計》:“收回那十八省剩水殘山,洗盡這二百年藏污納垢。”
李大釗 《青年與農(nóng)村》:“若想擴(kuò)清選舉,使這種新制度不作高等流氓們藏污納垢的巢穴、發(fā)財作官的捷徑,非開發(fā)農(nóng)村不可。”
⒈ ?隱藏污垢,聚集穢物。也作「含垢納污」。
例如:「廚房最容易藏垢納污,所以要常常清洗整理。」
反蕩瑕滌穢
⒉ ?比喻包藏壞人壞事。參見「含垢納污」條。
引《野叟曝言·第二回》:「俺們僧家與你們?nèi)寮乙粯樱毓讣{污,無物不有。」
1.其產(chǎn)生與紹興這一“報仇雪恥之國,非藏垢納污之地”的特殊文化傳統(tǒng)和吳越地區(qū)的鳥圖騰崇拜有著密切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