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hán ér lì
注音ㄅㄨˋ ㄏㄢˊ ㄦˊ ㄌ一ˋ
成語解釋
不寒而栗
繁體不寒而慄
詞性動詞
⒈ ?不冷而發抖。指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例是日皆報殺四百余人,郡中不寒而栗。——《漢書·義縱傳》
全身不寒而栗。
英shudder with fear; tremble with fear;
⒈ ?形容內心恐懼至極。漢·楊惲〈報孫會宗書〉:「下流之人,眾毀所歸,不寒而栗,雖雅知惲者,猶隨風而靡,尚何稱譽之有?」也作「不寒而栗」。
引《聊齋志異·卷六·馬介甫》:「大人面若冰霜,比到寢門,遂有不可問之處。豈果脂粉之氣,不勢而威?胡乃骯臟之身,不寒而栗?」
近毛骨悚然 膽戰心驚 心驚膽跳 戰戰兢兢
1.瞻念前途不寒而栗庫奇馬呼吁各派政治力量談判解決爭端,但談判前景很不樂觀。
2.婚姻糾紛不斷、與倫敦有一定聯系的有錢夫婦看到這個,也許有點幸災樂禍,抑或還有點不寒而栗。
3.北側絕壁,面臨斷崖,而長城竟在兩根鐵梁之上飛崖而過,真是奇險至極,令人不寒而栗。
4.路的兩邊都是高大的樹木,雨正淅淅瀝瀝地下著,落在樹葉上,細細嗦嗦作響,犁子感到毛骨竦然,不寒而栗。
5.討債的手段更是令債務人不寒而栗,負債者得時刻擔心著家人和自己的人身自由和安全。
6.就在加多的話音剛落,突然又是響起了一道冷聲,聽得羅德薩軍都是不寒而栗。
7.半夜里聽到聲聲狼嚎,人人不寒而栗。
8.伊俄涅的無知而自然的答話使他不寒而栗.
9.命運這玩意,令人思之不寒而栗。宮本輝
10.這個人臼頭花鈿,叫人看了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