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體

詞語解釋
本體[ běn tǐ ]
⒈ ?事物的本身。
例八音有本體,五音有自然——阮籍《樂論》
英thing-in-itself;
⒉ ?哲學名詞。形成現象的根本實體(常與“現象”相對)
英noumenon;
引證解釋
⒈ ?事物的原樣或自身。
引《后漢書·應劭傳》:“又集駁議三十篇,以類相從,凡八十二事。其見《漢書》二十五,《漢記》四,皆刪敘潤色,以全本體。”
《北史·魏彭城王勰傳》:“帝曰:‘雖琱琢一字,猶是玉之本體。’”
鄒魯 《中國同盟會》:“軍事用票發行之后,流通世面,與實銀同一使用。然其本體無真價,不過代表實銀。”
⒉ ?原來的體制、格局。
引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四》:“余按 周處 此志……更為失誌記之本體,差實録之常經矣。”
⒊ ?主體。
引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諸子》:“然繁辭雖積,而本體易總,述道言治,枝條《五經》。”
⒋ ?引申為根本的。
引李廣田 《論怎樣打開一條生路》:“這段話真是簡單扼要,說出了今天的文學的本體問題。”
⒌ ?佛教稱諸法的根本自體或與應身相對的法身。
引《大日經》卷七:“一身與二身,乃至無量身,同入本體。”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四》:“惟二公暫入輪迴,旋歸本體,無故現此泡影,則不可以理推。”
國語辭典
本體[ běn tǐ ]
⒈ ?事物的本身。
⒉ ?支持言論、主張的根本思想。
引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諸子》:「然繁辭雖積,而本體易總,述道言治,枝條五經。」
分字解釋
※ "本體"的意思解釋、本體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只見朱欄畫棟,富麗堂皇,奇花異草,宛若仙山瓊閣,別有洞天,君若塵的大志向就是:周天星斗皆為我所用,周身孔竅皆為諸天,本體化為諸天之時就是劍道大成之日……
2.然而,理性的本體化已經使理性和宗教結下了不解之緣。
3.異變了,關鍵的時候,昏迷不省人事的王峰再次觸發了本體的潛能,在濃霧之中,慢慢露出變異之后猙獰可怖的模樣。
4.許多純天然半寶石的本體顏色都比較暗淡,經加工染色后的色彩會變的嬌艷欲滴,使人愛不釋手,與外界的色彩可相得益彰。
5.一百十一、對兩種人群某種疾病或其他負面感化發病率進行測量,來看破露于有猜疑本體是否與較高的發病率相干。
6.我曾經看到有人描寫父愛“父愛如山”。以前的我根本體會不到父愛。其實父愛真是嚴肅的,他只是不會表達。他從來沒有說過一句:“我愛你,寶貝。”類似肉麻的話。當我想要什么時,他都會努力的滿足我。
7., 這一方面體現了他早年從趙蕤所學而受到縱橫家思想的深刻影響,但另一方面更是其自命不凡的自我本體個性意識的表露與支配的結果。
8.故正心之功不在他求,只在誠意之中,體當本體明澈,止于至善而已矣。
9.許多純天然半寶石的本體顏色都比較暗淡,經加工染色后的色彩會變的嬌艷欲滴,使人愛不釋手,與外界的色彩可相得益彰。
10.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打包機的粘合齒板的制造工藝,主要包含以下步驟:提高一底部設計為斜面的本體。
相關詞語
- rén tǐ人體
- tǐ yìn體胤
- tǐ néng體能
- zhěng tǐ整體
- shí tǐ實體
- biàn tǐ lín shāng遍體鱗傷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經
- pò tǐ shū破體書
- bǎn běn版本
- gēn běn根本
- cǎo běn草本
- yǎn cǎo běn演草本
- yǔ tǐ shī語體詩
- shí tǐ fǎ實體法
- luǒ tǐ裸體
- tǐ wèi體位
- lì tǐ jiǎo立體角
- tiān tǐ天體
- cháng fāng tǐ長方體
- tǐ fū體膚
- tǐ yù體育
- jí tǐ zhǔ yì集體主義
- quán tǐ xué全體學
- tǐ xī體悉
- tǐ wù體悟
- sī xiǎng tǐ xì思想體系
- jī tǐ肌體
- zī běn zhǔ yì資本主義
- lì fāng tǐ立方體
- dé tǐ得體
- tǐ pò體魄
- lián tǐ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