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ān pín
注音ㄢ ㄆ一ㄣˊ
繁體安貧
⒈ ?自甘于貧窮。
⒈ ?自甘于貧窮。
引《后漢書·蔡邕傳》:“安貧樂賤,與世無營。”
唐 許渾 《送王總下第歸丹陽》詩:“青蕪定沒安貧處,黃葉應催獻賦詩。”
明 邵璨 《香囊記·講學》:“求仁未入 仲由 堂,安貧且臥 顏回 巷。”
川劇《評雪辨蹤》:“我隨你來在寒窯,糧無隔夜,衣無數重,我安貧若素毫無怨言,算得全了不?”
⒈ ?在貧困環境中仍安逸自得。
引《幼學瓊林·卷三·貧富類》:「惟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1.教授捐獻了自己的所有財產,盡管一貧如洗,他還是安貧樂道,樂善好施。
2.再次,他還論及隱居生活的自我人格完善,也就是要保持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3.然而對于一個商人,你如果說學問好,道德好,清廉自守,樂道安貧,他絕無動于衷,你應該說他才能出眾,手腕靈活,現在紅光滿面,發財即在眼前,他聽了才會高興。
4.我們應結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養,豐富你的內涵的人。結交那些快樂的,能夠享受生命,安貧樂道的朋友。
5.老王一生安貧樂道,因為他看透了名利。
6.另一首常被播放的歌曲甚至更積極試圖撫慰人心。這首歌建議:"啊,小人物,啊,快點成功。每天過著安貧樂道的生活。"。
7.老王一生安貧樂道,與人無爭,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
8.他熱愛自己的發明,幾年來安貧樂道,一直在鉆研。
9.中國知識分子一向安貧樂道。
10.他熱愛自己的發明,幾年來安貧樂道,一直在鉆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