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

詞語解釋
討伐[ tǎo fá ]
⒈ ?出兵征伐。
英send armed forces to suppress;
引證解釋
⒈ ?征伐,征討。
引漢 司馬相如 《難蜀父老》:“以偃甲兵於此,而息討伐於彼。”
宋 呂陶 《送張子公》詩:“近日羽書至,討伐加 羌 夷。”
瞿秋白 《亂彈·新英雄》:“他們會說:‘討伐偽國,不承認(rèn) 日本 侵略的 滿洲國。’”
國語辭典
討伐[ tǎo fā ]
⒈ ?征伐。
引《史記·卷一四·十二諸侯年表》:「然挾王室之義,以討伐為會盟主,政由五伯,諸侯恣行,淫侈不軌,賊臣篡子滋起矣。」
近撻伐 征伐 征討 誅討
反媾和 講和 招撫
分字解釋
※ "討伐"的意思解釋、討伐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若由朝廷派兵,逐一討伐,定然又要勞師糜餉,費(fèi)時費(fèi)力。
2.作為報(bào)復(fù),查理六世派軍討伐布列塔尼,**殺戮平民.
3.后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討伐雍闿、孟獲,諸葛亮采取參軍馬謖的建議,以攻心為主,先打敗雍闿軍,再七擒七縱孟獲,至秋天平定所有亂事。
4.在冰天雪地的一月,討伐商紂王的軍隊(duì)出發(fā)了。
5.換句話說,如果他去打仗,可以寫一篇震驚天下的討伐檄文,但是敵人看不懂。可以一槍擊中幾公里外敵人眉心,但是不知道怎么給子彈上膛。可以制訂改變戰(zhàn)局的曠世奇謀,但很可能錯打盟友。
6.早知道這樣,自己再等上兩三個月,待春回大地后再來討伐這伙蟻賊也不為遲。
7., 將軍在出兵討伐之前,宣讀了一篇令人義憤填膺的檄文。
8.監(jiān)軍沮授上前說道,主公,這幾年來討伐公孫瓚,連年興兵,百姓疲憊不堪,倉庫無有積蓄糧草,賦役十分沉重。
9.在冰天雪地的一月,討伐商紂王的軍隊(duì)出發(fā)了。
10., 將軍在出兵討伐之前,宣讀了一篇令人義憤填膺的檄文。
相關(guān)詞語
- tǎo lùn討論
- sì lì fá俟力伐
- tǎo dǎ chī討打吃
- mìng tǎo命討
- bù fá步伐
- fá mù伐木
- tǎo dǎ討打
- dǎng tóng fá yì黨同伐異
- tǎo jià huán jià討價還價
- shēng tǎo聲討
- zhí fá執(zhí)伐
- tǎo fàn bàng討飯棒
- tǎo mǐ討米
- zì fá自伐
- tǎo chī gùn討吃棍
- tǎo kǒu zǐ討口子
- tǎo qín討擒
- fá mìng伐命
- fá rén伐人
- shēn tǎo申討
- zhǔ fá主伐
- kǎn fá砍伐
- tǎo lǔ討虜
- tǎo yuán討原
- tǎo yàn討厭
- yāo tǎo邀討
- biǎn fá貶伐
- jiāo fá驕伐
- fá guó伐國
- fá kē伐柯
- jiǔ fá九伐
- yì tǎo議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