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ào chóu
注音ㄅㄠˋ ㄔㄡˊ
繁體報讎
⒈ ?亦作“報仇”。
⒉ ?采取行動打擊仇敵。
⒈ ?亦作“報仇”。采取行動打擊仇敵。
引《左傳·僖公十五年》:“必報讎,寧事戎狄?!?br />《史記·刺客列傳》:“今 智伯 知我,我必為報讎而死。”
唐 高適 《邯鄲少年行》:“千場縱博家仍富,幾處報讎身不死?!?br />《紅樓夢》第四六回:“這一輩子也跳不出他的手心去,終久要報仇?!?br />老舍 《斷魂槍》:“到了客棧,他心中直跳,唯恐 沙老師 不在家,他急于報仇?!?/span>
⒈ ?以行動來打擊仇敵。也作「報仇」。
引《三國演義·第二回》:「趙弘、韓忠、孫仲,聚眾數萬,望風燒劫,稱與張角報讎。」
1.鳥有償冤者,終年抱寸誠??阢暽绞殻耐2ㄆ健C烀旃﹄y見,區區命已輕。人皆譏造次,我獨賞專精。豈計休無日,惟應盡此生。何慚刺客傳,不著報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