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約

詞語解釋
隱約[ yǐn yuē ]
⒈ ?困厄;儉約。謂義深而言簡。大約;約略。依稀不明貌。
引證解釋
⒈ ?困厄;儉約。
引《莊子·山木》:“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飢渴隱約,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
陳鼓應(yīng) 注:“隱約含有逼困之意。”
《楚辭·嚴忌<哀時命>》:“居處愁以隱約兮,志沉抑而不揚。”
王逸 注:“言己放於山澤,隱身守約。”
《后漢書·趙典傳》:“典 少篤行隱約,博學(xué)經(jīng)書。”
李賢 注:“隱,靜也。約,儉也。”
宋 曾鞏 《學(xué)舍記》:“予之卑巷窮廬,冗衣礱飯,芑莧之羹,隱約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
⒉ ?謂義深而言簡。
引《史記·太史公自序》:“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司馬貞 索隱:“謂其意隱微而言約也。”
張守節(jié) 正義:“《詩》《書》隱微而約省者, 遷 深惟欲依其隱約而成其意志也。”
宋 歐陽修 《謝氏詩序》:“希孟 之言,尤隱約深厚,守禮而不自放。”
⒊ ?依稀不明貌。
引南朝 梁 何遜 《初發(fā)新林》詩:“帝城猶隱約,家國無處所。”
唐 韓愈 《次硤石》詩:“試憑高處望,隱約見 潼關(guān)。”
洪深 《趙閻王》第二節(jié)第三幕:“這已在林子中,遠處鼓聲隱約可聞。”
國語辭典
隱約[ yǐn yuē ]
⒈ ?不分明的樣子。
引宋·蘇軾〈和陶止酒〉詩:「望道雖未濟,隱約見津涘。」
《薛仁貴征遼事略》:「仰射笠子一箭,復(fù)起去,用連珠箭,笠子入青霄之內(nèi),隱約如寒星之象。」
反明顯 分明 清楚
⒉ ?意義深微而言詞簡略。
引《史記·卷一三〇·太史公自序》:「夫詩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
⒊ ?窮困不得志。
引《文選·曹丕·典論論文》:「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顯而制禮,不以隱約而弗務(wù),不以康樂而加思。」
唐·韓愈〈閔已賦〉:「昔顏氏之庶幾兮,在隱約而平寬。」
分字解釋
※ "隱約"的意思解釋、隱約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我似乎隱隱約約地聽到一陣令人煩惱的嘈雜聲。
2.這不過是一聲震顫,隱隱約約,難以捉摸,無法形容。
3.她可以聽到鐘的隱隱約約的滴答聲。
4.說它有吧,看不出那些山石和樹木的整體;說它沒有吧,迷霧開豁的地方,又隱隱約約露出山石和樹木的輪廓,隨著迷霧的濃淡,變幻多姿,仿佛是海市蜃樓。
5.一百十五、可一片斷瓦殘垣的廢墟在陽光的映襯下顯得觸目驚心,從尺椽片瓦之中隱約可以看出這里之前矗立著一座美輪美奐的教堂。
6.我走到池塘邊,深吸了一口氣,一股淡淡的荷花香撫摸著我的鼻尖。在月光的照耀下,我隱隱約約的看到了嬌美的荷花,她像從牛乳中洗過似的,那么冰清玉潔那么亭亭玉立,讓人不禁生愛憐之心。
7.回憶仿佛被電擊了一下,一切時光倒轉(zhuǎn),往事歷歷在目,那一瞬間閃過了無數(shù)畫面,讓你隱隱約約想起了當時的情景,那些事好像發(fā)生過,又好像沒發(fā)生過,它們一瞬間消失,一瞬間再回來,然后再消失。
8.天色漸晚,我看到星星隱隱約約漸次閃爍的身影。
9.說它有吧,看不出那些山石和樹木的整體;說它沒有吧,迷霧開豁的地方,又隱隱約約露出山石和樹木的輪廓,隨著迷霧的濃淡,變幻多姿,仿佛是海市蜃樓。
10.看,那邊的櫻花樹上開滿了粉嘟嘟的小花,把蜜蜂成群結(jié)隊的吸引而來。剛走進花園,在櫻花樹上看到了隱隱約約的黑黃的小斑點;走到櫻花樹附近,你才會發(fā)現(xiàn)那些黃黑色的斑點是一只只可愛的小蜜蜂。
相關(guān)詞語
- yǐn cáng隱藏
- yuē dìng約定
- yǐn yōu隱憂
- yǐn qíng隱情
- yǐn rěn隱忍
- huì yuē會約
- qiáng dōng yǐn墻東隱
- yǐn yǐn隱隱
- yǐn huì隱諱
- yǐn mò隱沒
- yǐn bì隱蔽
- guī yǐn歸隱
- yǐn xíng隱形
- dà yǐn大隱
- shěn yuē沈約
- tuì yǐn退隱
- tè yuē特約
- yǐn xìng xìng zhuàng隱性性狀
- yǐn mì隱密
- yǐn yù隱喻
- yǐn xiàn隱現(xiàn)
- yǐn shēn cǎo隱身草
- yǐn shēn fú隱身符
- yǐn dào隱悼
- yǐn huàn隱患
- yǐn sī隱私
- yǐn jū隱居
- yǐn mì隱秘
- dà yuē大約
- wù yǐn物隱
- yǐn shì隱士
- yì zhèng cí yuē義正辭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