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

詞語解釋
平津[ píng jīn ]
⒈ ?坦途;大道。
⒉ ?古地名。漢時(shí)為平津邑,武帝封丞相公孫弘為平津侯,即此。后多用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jí)官僚。
⒊ ?舊時(shí)北平(今北京、天津)的并稱。
引證解釋
⒈ ?坦途;大道。
引晉 陶潛 《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yuǎn)》詩:“平津茍不由,棲遲詎為拙?寄意一言外,茲契誰能別!”
唐 曇翼 《招隱》詩:“連峯數(shù)千里,修林帶平津。”
⒉ ?古地名。 漢 時(shí)為 平津邑,武帝 封丞相 公孫弘 為 平津侯,即此。后多用為典,亦以泛指丞相等高級(jí)官僚。
引前蜀 貫休 《酬韋相公見寄》詩:“空諷 平津 好珠玉,不知更得及門么?”
宋 歐陽修 《寄題相州榮歸堂》詩:“不須授簡樽前客,好學(xué) 平津 自有文。”
清 吳偉業(yè) 《東萊行》詩:“侍中叩閣數(shù)彊諫,上書對(duì)仗彈 平津。”
⒊ ?舊時(shí) 北平 (今 北京、天津 )的并稱。
引茅盾 《歡迎古物》:“平 津 尚未陷落,而古物已經(jīng)裝箱待運(yùn)。”
國語辭典
平津[ píng jīn ]
⒈ ?北平與天津兩市的合稱。
分字解釋
※ "平津"的意思解釋、平津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醞釀了許久的平津政治組織,在那半死不活的政務(wù)委員會(huì)外,只出來了沒有什么用處的地方維持會(huì),與替日本人維持地面的市政府。
2.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zhàn)役勝利結(jié)束后,人民解放軍直指江南,千里長驅(qū),銳不可當(dāng)。
3.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zhàn)役勝利結(jié)束后,人民解放軍直指江南,千里長驅(qū),銳不可當(dāng)。
4.醞釀了許久的平津政治組織,在那半死不活的政務(wù)委員會(huì)外,只出來了沒有什么用處的地方維持會(huì),與替日本人維持地面的市政府。
相關(guān)詞語
- bù píng shēng不平生
- gōng píng chèng公平秤
- bān píng扳平
- niú jīn牛津
- láng píng郎平
- píng mǐ平米
- tài píng gǔ太平鼓
- shào píng pǔ邵平圃
- zhī jīn枝津
- dà píng大平
- rè píng héng熱平衡
- xiǎo píng qián小平錢
- bǎi píng擺平
- biǎn píng zú扁平足
- zhǐ jīn指津
- cháng píng yán常平鹽
- píng mín平民
- chén píng xí陳平席
- tài píng lìng太平令
- píng jú平局
- píng shí平實(shí)
- píng dìng平定
- zhǎn píng斬平
- ān píng安平
- chá lǐ jīn察里津
- píng ān平安
- píng xī平息
- yùn píng熨平
- tài píng jūn太平軍
- cháng píng fǎ常平法
- píng zhí平直
- tiān píng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