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ǔ shēn
注音ㄔㄨˇ ㄕㄣ
繁體處身
⒈ ?立身處世;對待自身。
⒈ ?立身處世;對待自身。
引漢 班固 《答賓戲》:“敢問上古之士,處身行道,輔世成名,可述於后者,默而已乎?”
晉 司馬彪 《贈山濤》詩:“處身孤且危,於何託余足?”
宋 洪邁 《夷堅乙志·祖寺丞》:“﹝ 祖翱 ﹞處身廉謹,以法律為己任。”
沙汀 《淘金記》八:“她是一個聰明的寄食者,處身行事都很慎重。”
⒈ ?立身。
引《文選·班固·答賓戲》:「處身行道,輔世成名。」
例如:「處身于世,修己為要。」
1.黃蓋年少已是孤兒,雖然辛苦備嘗,然而素有壯志,縱使處身貧賤,亦不與凡庸居同。
2.像過去一樣,不論處身任何逆境,香港也會迅速復原過來.
3.小雪就像雨一樣直往下落,但現在,每一片雪花都在空中飄飄灑灑,翩翩起舞,就像一個個降落傘一樣,很慢很慢地才落到地上;外面還下著霧,白茫茫的,再加上漫天飛舞的雪花,我們仿佛就處身于仙境一般。
4.理想的現實化------這便是即將到來的時代的任務。不是從一堆從屬于人生和盲目惰性的事實中,把理想演繹出來,也不是把理想轉入理想的世界,過程恰恰相反:理想世界對物質世界的征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