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ù níng
注音ㄅㄨˋ ㄋ一ㄥˊ
繁體不寧
詞性形容詞
⒈ ?不安定;不安寧。
⒈ ?不安定;不安寧。
引《禮記·月令》:“﹝季秋之月﹞行冬令,則國多盜賊,邊竟不寧,土地分裂。”
明 方孝孺 《茹荼齋記》:“是以自忽忽而不寧,食入口而不知其甘。”
戴望舒 《靜夜》詩:“你哭泣嚶嚶地不停,我心頭反復地不寧。”
⒈ ?不安、混亂。
引《三國演義·第六回》:「丞相若欲遷都,百姓騷動不寧矣。」
《紅樓夢·第七九回》:「睡夢之中猶喚晴雯,或魘魔驚怖,種種不寧。」
1.看著病床上的父親,他顯得有些心神不寧。
2.苔絲到底打定了主意了所以不象以前那樣神不守舍、坐臥不寧了.
3.這人對同志很不厚道,不寧唯是,他甚至對自己的親人也是這樣。
4.你如果把他帶回家,我保證不須多久的時間,府上就會雞犬不寧了。
5.“君臣不信,則百姓誹謗,社稷不寧;處官不信,則少不畏長,貴賤相輕;賞罰不信,則民易犯法,不可使令”。
6.越是在人心不定、雞犬不寧的當口,我們越是要心里有譜。
7.她們倆越吵越厲害,搞得左鄰右舍雞犬不寧。
8.越是在人心不定、雞犬不寧的當口,我們越是要心里有譜。
9.我太欣賞這個反擊了,因而回家以后總感到坐臥不寧.
10.那年頭地面不安靖,土匪不時前來,鬧得村里經常雞犬不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