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ī shù
注音ㄐ一 ㄕㄨˋ
繁體積數
⒈ ?累計的數目或數量。
⒉ ?指算術上二數相乘的得數。
⒈ ?累計的數目或數量。
引《漢書·天文志》:“凡天文在圖籍昭昭可知者,經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積數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國官宮物類之象。”
唐 韓愈 《論變鹽法事宜狀》:“是鹽一斤,官糶得錢名為三十,其實斤多得二十八,少得二十六文,折長補短,每斤收錢不過二十六七,百姓折長補短,每斤用錢三十四,則是公私之閒每斤常失七八文也。下不及百姓,上不歸官家,積數至多,不可遽筭。”
宋 徐鉉 《筠州刺史林廷皓責授制》:“侵漁公帑,積數且多,干犯詔條,為罪不一。”
⒉ ?指算術上二數相乘的得數。
1.礦產充溢,積數千年,未經開采;土地沃衍,百植并宜,國處溫帶,其民材智;君權統一,欲有興作,不患阻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