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ū yí
注音ㄕㄨ 一ˊ
繁體書儀
⒈ ?舊時士大夫私家關于書札體式、典禮儀注的著作,通名書儀。舊時饋贈錢物所寫的禮帖和封簽。泛指饋贈的錢物。
⒈ ?舊時士大夫私家關于書札體式、典禮儀注的著作,通名書儀。《隋書·經籍志》、《新五代史》和《崇文總目》著錄有關的著作甚多,現僅存 宋 司馬光 《書儀》。
引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江 南輕重各有謂號,具諸《書儀》;北人多稱名者,乃古之遺風。”
⒉ ?舊時饋贈錢物所寫的禮帖和封簽。泛指饋贈的錢物。
引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交際》:“詞林交際最簡,其始入者,合衙門自政府以下至史官,各送賀儀分金七分,即書名於書儀之上,不具他柬。”
明 湯顯祖 《牡丹亭·謁遇》:“左右,取書儀,看酒。”
《醒世恒言·盧太學詩酒傲王侯》:“﹝ 汪知縣 ﹞差人送三兩書儀,就致看花之意。”
⒈ ?以買書為名送給老師的禮金。舊時送禮須寫禮帖和封簽,作為送禮的名目。后即以書儀作為餽贈財物的雅稱。
引《警世通言·卷一一·蘇知縣羅衫再合》:「便吩咐門子,于庫房取書儀十兩,送與蘇雨為程敬。」
《醒世恒言·卷二九·盧太學詩酒傲王侯》:「差人送三兩書儀,就致看花之意。」
1.這是一場歷盡艱辛的大撤退,整個中研院將近400人,攜家帶眷有好幾千人,還有幾十噸圖書儀器和文物,跋山涉水。
2.一個學校實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選,圖書儀器等設備和校舍建筑。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實,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