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ī xiáng
注音ㄍㄨㄟ ㄒ一ㄤˊ
繁體歸降
⒈ ?投降。
英surrunder;
⒈ ?投降。
引《后漢書·朱浮傳》:“吾策其( 赤眉 )無穀必東,果來歸降。”
唐 溫庭筠 《春日寄岳州從事李員外》詩:“從來共情戰,今日欲歸降。”
《水滸傳》第十七回:“寺前寺后五六百小嘍囉,并幾個小頭目,驚嚇的獃了,只得都來歸降投伏。”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四章第一節:“如果四鎮無守, 吐蕃 一定得西域,住在西域南方的群 羌,勢必被迫歸降。”
⒈ ?歸順投降。
引《儒林外史·第一回》:「危素歸降之后,妄自尊大,在太祖面前自稱老臣。」
1.足下不知天命久已歸周,爾何阻逆王師,令生民涂炭耶!速早歸降,不失封侯之位,如若不識時務,悔無及矣。
2.可以高官厚爵勸誘韓范歸降,如時韓范投降,燕人必定絕望,廣固可不攻自破。
3.幸得馮習、張南相助,分兵把守四門,城中荊州軍馬無一反抗盡皆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