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á pí
注音ㄔㄚˊ ㄆ一ˊ
⒈ ?佛教語(yǔ)。梵語(yǔ)Jh?pita的音譯。意為焚燒。指僧人死后將尸體火化。
⒈ ?佛教語(yǔ)。梵語(yǔ)音譯。意為焚燒。指僧人死后將尸體火化。
引《翻譯名義集·名句文法》:“闍維:或耶旬,正名茶毗,此云焚燒。”
唐 白居易 《東都十律大德長(zhǎng)圣善寺缽塔院主智如和尚茶毗幢記》:“唯造《佛頂尊勝陁羅尼經(jīng)》一幢,寘吾茶毗之所,吾形雖化,吾愿常在。”
宋 王禹偁 《黃州齊安興禪院記》:“即以其月十二日用茶毗之法葬 智雨,起塔于 長(zhǎng)圻村。”
清 錢(qián)謙益 《教讀謝君墳表》:“未生前無(wú)有我,身死后我仍無(wú),用釋氏茶毗法,歸潔於無(wú),勿葬薶以累我。”
⒈ ?梵語(yǔ)jhāpita的音譯。意為焚燒、火葬。原為印度葬法之一。在中國(guó)專(zhuān)指出家人圓寂后的火葬。茶、荼二字音、形皆近似,故「茶毗」也作「荼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