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īng yǒng
注音ㄅ一ㄥ ㄩㄥˇ
⒈ ?舊指士兵。
英soldier;
⒈ ?清 代稱臨時招募的兵卒為勇,因以“兵勇”泛指兵卒。
引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陳侍御奏摺》:“去歲 英 夷一入城, 葉名琛 即被掠而去,彼時城中豈無數百官紳?豈無數萬兵勇?皆無法可施。”
《廿載繁華夢》第十七回:“又些時,纔見各營將官,帶些半睡不醒的兵勇到來彈壓,到時火勢已寢息了?!?br />陳登科 《活人塘》三:“孫在濤 是 新河集 的董事,做過鄉長,他家有二十多頃地,開木廠,家里養十幾個兵勇(保家?。?,專門在 新河集 欺侮人?!?/span>
⒈ ?兵卒。清代稱兵為「額兵」,額兵之外征募來御寇的稱「勇」,合稱為「兵勇」。
1.剩下的就是將近一百多拿著各種各樣后膛槍的兵勇們了,那可真是五花八門、各樣不同。
2.應第一任伊犁將軍明瑞的要求,乾隆皇帝下令調遣“能騎善射,精兵勇將”的錫伯族官兵駐守西部邊疆,60年后才得返回家鄉。
3.區澤處驚不變,集結兵勇,把守要隘,巡查四周,且耕且守,保障郡內安寧,護衛生產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