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棗

詞語解釋
海棗[ hǎi zǎo ]
⒈ ?傳說中的果名。典出《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三》:“景公謂晏子曰:‘東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棗,華而不實,何也?’晏子對曰:‘昔者秦繆公乘龍舟而理天下,以黃布裹烝棗,至東海而捐其布,彼黃布,故水赤;烝棗,故華而不實’。公曰:‘吾詳問子,何為對?’晏子對曰:‘嬰聞之,詳問者,亦詳對之也’?!焙笥魈撏粚嵉氖挛?。海棕樹。亦指這種樹所結的果實。其果實又名波斯棗、海棗。因來自海外,故名。
引證解釋
⒈ ?后喻虛妄不實的事物。
引典出《晏子春秋·外篇下十三》:“景公 謂 晏子 曰:‘ 東海 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棗,華而不實,何也?’ 晏子 對曰:‘昔者 秦繆公 乘龍舟而理天下,以黃布裹烝棗,至 東海 而捐其布,彼黃布,故水赤;烝棗,故華而不實’。公曰:‘吾詳問子,何為對?’ 晏子 對曰:‘ 嬰 聞之,詳問者,亦詳對之也’?!?br />《文選·陸倕<新刻漏銘>》:“譬彼春華,同夫海棗?!?br />李善 注:“海棗,譬其無實?!?br />《北齊書·文苑傳·樊遜》:“淮南 成道,犬吠云中, 子喬 得仙,劍飛天上,皆是憑虛之説,海棗之談,求之如係風,學之如捕影。”
⒉ ?海棕樹。亦指這種樹所結的果實。其果實又名波斯棗、海棗。因來自海外,故名。
引晉 嵇含 《南方草木狀》卷下:“海棗樹身無閑枝,直聳三四丈,而樹頂四面共生十餘枝,葉如栟櫚,五年一實,實甚大,如杯盌,核兩頭不尖,雙卷而圓,其味極甘美, 安邑 御棗無以加也?!?br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無漏子》:“千年棗、萬年棗、海棗、波斯棗,番棗、金果,木名海椶,鳳尾蕉。無漏子名義未詳。千年、萬歲,言其樹性耐久也。曰海,曰波斯,曰番,言其種自外國來也?!?/span>
國語辭典
海棗[ hǎi zǎo ]
⒈ ?植物名。棕櫚科海棗屬,常綠喬木。原產于非洲及小亞細亞一帶。株高約二十三公尺,樹冠由羽狀葉構成。葉片狹長,花是單性,雌雄異株,果實通常為長圓形。形狀、大小、顏色、質地、果肉的黏度,因栽培條件不同而差異很大。
分字解釋
※ "海棗"的意思解釋、海棗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huáng hǎi hǎi zhàn黃海海戰
- qīng hǎi青海
- xú hǎi dōng徐海東
- cāng hǎi yí zhū滄海遺珠
- hǎi lǐ海里
- hēi hǎi hǎi xiá黑海海峽
- rén shān rén hǎi人山人海
- hǎi yáng海洋
- dōng hǎi東海
- ēn shān yì hǎi恩山義海
- hǎi guān海關
- xiāng xuě hǎi香雪海
- zǎo jié zhàng棗節杖
- hǎi nà bǎi chuān海納百川
- háng hǎi航海
- dà hǎi大海
- hǎi dōng qīng海東青
- zhū hǎi珠海
- hǎi wài海外
- shàng hǎi上海
- hǎi cǎo海草
- lǐ hǎi里海
- hǎi háng海航
- bó hǎi hǎi xiá渤海海峽
- hǎi dōng海東
- hǎi shì海市
- hǎi xiān海鮮
- wén shān huì hǎi文山會海
- hǎi yǔ海宇
- qǐn zǎo鋟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