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ǔ bù
注音ㄐㄨˇ ㄅㄨˋ
⒈ ?端方合度的行步姿態。形容舉動合乎規矩,一絲不茍。
⒉ ?謂效法,摹擬。
⒈ ?端方合度的行步姿態。形容舉動合乎規矩,一絲不茍。
引《后漢書·郭鎮傳》:“汝南 有 陳伯敬 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
南朝 梁 江淹 《哀千里賦》:“信規行之未曠,知矩步之已難。”
宋 葉適 《朝議大夫王公墓志銘》:“民不敢帶刀,矩步而出。”
清 曹寅 《粵中丞送孔雀感其遠懷》詩:“中庭矩步意難安,墻角梳毛雨漸乾。”
⒉ ?謂效法,摹擬。
引清 周亮工 《題黃濟叔摹泰山碑》:“間嘗訝 晦翁 矩步圣賢,而其書乃學 阿瞞。”
⒈ ?走路的步伐端正規矩。比喻言行舉止皆合乎禮儀規范,一絲不茍。
引《后漢書·卷四六·郭躬傳》:「汝南有陳伯敬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
《文選·鮑照·舞鶴賦》:「指會規翔,臨岐矩步。」
1., 因我心中始終懼怕自己會重蹈覆轍,懼怕再怎生規行矩步、謹慎篤行,到頭來終是另一場浩劫。
2.一連數日,墨家滿門上下,人人規言矩步,正道直行,專心致志,習守本業。
3.和老爸的那種不拘小節相比,可能因為劉叔的妻子早去,劉叔深感人生無常,健康為本,于是規行矩步,深諧養生之道。
4.我們知道曹操浪漫,好女色,營中狎妓,但規行矩步,按部就班的司馬懿,則無這方面的風流行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