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歷

詞語解釋
歷歷[ lì lì ]
⒈ ?物體或景象一個個清晰分明。
例歷歷可數(shù)。
歷歷在目。
英distinctly; clearly;
引證解釋
⒈ ?清晰貌。
引《古詩十九首·明月皎夜光》:“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
唐 杜甫 《歷歷》詩:“歷歷 開元 事,分明在眼前。”
宋 孔平仲 《月夜》詩:“更登高處望,歷歷見湖山。”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王桂庵》:“景物歷歷,如在目前。”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三章六:“兩岸的風物都歷歷如畫。”
⒉ ?逐一,一一。
引唐 韓愈 《送李正字歸》詩:“歷歷余所經(jīng),悠悠子當返。”
明 高啟 《門有車馬客行》:“對案未能食,歷歷問桑梓。”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善飲者歷歷嘗之曰:‘此 南京 酒也,此 蘇州 酒也。’”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札記·同治壬戌十月初七日》:“計看此俱已三過,故歷歷翻去,殊不費目力。”
⒊ ?排列成行。
引《樂府詩集·相和歌辭十二·隴西行》:“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
《楚辭·劉向<九嘆·惜賢>》“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 漢 王逸 注:“蠡蠡猶歷歷,行列貌也。”
宋 司馬光 《靜齋》詩:“聊窺碧甃缺,寒草生歷歷。”
⒋ ?猶歷錄。參見“歷録”。
引《詩·小雅·斯干》“約之閣閣” 毛 傳:“閣閣,猶歷歷。”
馬瑞辰 通釋:“《傳》云:‘閣閣猶歷歷’者,謂束板歷録之貌。”
⒌ ?零落貌。
引清 錢謙益 《東歸漫興》詩:“招魂倘有 巫陽 在,歷歷殘棋忍重看。”
⒍ ?象聲詞。
引唐 曹唐 《贈南岳馮處士》詩:“穿廚歷歷泉聲細,繞屋悠悠樹影斜。”
元 耶律楚材 《再用張敏之韻》:“悲歌聲歷歷,雅調(diào)韻洋洋。”
明 高啟 《鶴瓢》詩之二:“醉聽樹頭風歷歷,還疑秋傍九皋鳴。”
國語辭典
歷歷[ lì lì ]
⒈ ?清楚明白,分明可數(shù)。
引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歷歷述說平生事,無一不記。」
分字解釋
※ "歷歷"的意思解釋、歷歷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相聚時的情景歷歷在目,曾幾何時,你卻遠走他鄉(xiāng)。
2.幾十年過去了,有的事已搜索枯腸,有的事卻歷歷在目。
3.我們從山坡上往下看,風光景物歷歷在目。
4.兒童時代的事,至今仍歷歷在目,使我十分向往。
5.展望歷史,國仇家恨歷歷在目,回顧過去,敵寇侵華屈辱國民,看過今朝,日寇緊盯釣魚島,伸出拳頭,向祖國宣誓,捍衛(wèi)領(lǐng)土,當仁不讓,我愿沖鋒在前。南京大屠殺紀念日,中國人雄起!
6.我搜索枯腸、歷盡周折地找到這本書,雖然對其中的情節(jié)歷歷在目、記憶猶新,但是我仍百看不厭。
7.霧氣一消散,岡阜丘陵與遠處的牧場就歷歷在目,顏色鮮明,仿佛是慶祝這個吉日良辰,展開了一幅簇新的圖畫。
8.那天親眼目睹他戰(zhàn)勝歹徒……現(xiàn)在想起來還歷歷在目。
9.鄉(xiāng)村景色歷歷在目,我頭腦里壓迫的感覺似乎松馳下來了。
10.在它舊址南側(cè)的東安福胡同中一個公廁的暗處,還真發(fā)現(xiàn)了砌在墻里的半圈漢白玉石券門,券門上雕刻的石蓮花還歷歷在目。
相關(guān)詞語
- lì dài歷代
- lì shǐ歷史
- jiāng lì江歷
- lì nián歷年
- wàn nián lì萬年歷
- nián lì年歷
- lì lì zài mù歷歷在目
- gé lǐ lì格里歷
- xué lì學歷
- lì shí歷時
- mǎi wù lì買物歷
- bō lì撥歷
- zàng lì藏歷
- tuī lì推歷
- huǒ lì火歷
- lì shǐ guān歷史觀
- chāng lì昌歷
- jìng lì徑歷
- zǒng lì總歷
- lì xiàng歷象
- jiǎn lì簡歷
- yóu lì游歷
- lì tóu歷頭
- yīng lì膺歷
- lì dǐ歷底
- lì xù歷序
- wú lì吳歷
- zhì lì治歷
- yīn lì殷歷
- jiāo bì lì zhǐ交臂歷指
- cáo lì槽歷
- huá lì華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