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烈

詞語解釋
先烈[ xiān liè ]
⒈ ?對烈士、殉難者的尊稱。
例革命先烈。
為諸先烈。——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英martyr;
⒉ ?又。
例諸先烈之犧牲。
先烈遺志。
引證解釋
⒈ ?祖先的功業(yè)。
引《書·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
孔 傳:“使能繼先王之功業(yè)。”
南朝 梁 沉約 《南郊恩詔》之三:“仰尋先烈,思致升平。”
魯迅 《漢文學史綱要》第八篇:“魏 晉 以來,逮相師法,用以敘先烈,述祖德。”
⒉ ?建有功業(yè)的先人。
引唐 杜牧 《唐故銀青光祿大夫禮部尚書崔公行狀》:“易名定謚,為國常典,敢書先烈,達于執(zhí)事,附于史氏云爾。”
宋 司馬光 《進古文孝經(jīng)指解表》:“伏惟尊號皇帝陛下,純孝之性發(fā)於自然,動靜云為,必咨訓典,起居出入,不忘先烈。”
清 錢謙益 《戶部廣西清吏司主事李孔度授承德郎制》:“爾先人昭事我祖,公望巋然;爾尚佽我多艱,無忘先烈。”
⒊ ?對烈士的尊稱。
引徐特立 《論國民公德》:“愛國不要成為完全是思想上的,要用愛國的思想推動行動,并且不要忘記百年來為祖國流血的先烈。”
國語辭典
先烈[ xiān liè ]
⒈ ?先人的功業(yè)。
引《書經(jīng)·冏命》:「繩愆糾謬,格其非心,俾克紹先烈。」
⒉ ?尊稱已故有功烈的人。
引唐·杜牧〈唐故銀青光祿大夫崔公行狀〉:「易名定謚,為國常典,敢書先烈,達于執(zhí)事,附于史氏云爾。」
例如:「革命先烈」。
英語martyr
德語M?rtyrerin, M?rtyrer (S, Mil)?
法語martyr
分字解釋
※ "先烈"的意思解釋、先烈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革命先烈在戰(zhàn)場上前赴后繼,沖鋒陷陣。
2.一曲《紅梅贊》讓革命先烈的形象傲然挺立,熠熠閃光。
3.在淅淅瀝瀝的雨中沿山而下到了云麓峰北側(cè)小月亮坪上方時有一座墓座西朝東,俯瞰著英雄的長沙城,這便是革命軍總司令黃興的墓。此墓地勢開闊,且有湘江環(huán)繞,四周綠草如茵,“極目楚天舒”襯出了先烈生前馳騁疆場叱咤風云的壯烈氣勢和“心底無私天地寬”的坦蕩豪情。
4.革命先烈在戰(zhàn)場上前赴后繼,沖鋒陷陣。
5.青少年朋友們,各個時期的革命烈士都是時代的先鋒、民族的脊梁、祖國的功臣,他們的精神光照千秋,永垂青史。我們要弘揚先烈的崇高精神,革命傳統(tǒng)要牢牢記在心頭,以此激勵我們、警示我們,要珍惜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今天社會安定祥和、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人民安居樂業(yè)的美好生活。
6.蘭考這塊地方,是同志們用鮮血換來的。先烈們并沒有因為蘭考人窮災大,就把它讓給敵人,難道我們就不能在這里戰(zhàn)勝災害?
7.無數(shù)革命先烈為了祖國和民族的解放,赴湯蹈火,視死如歸。
8.周末,好友相約去革命老區(qū)桐柏黃崗觀賞紅葉,漫山遍野的紅葉美不勝收,那無比的嬌美和紅艷好似先烈的鮮血和引導革命勝利的紅旗。
9.我來到烈士陵園瞻仰先烈。
10.束束白花寄寓著億萬人民對革命先烈的無限哀思。
相關(guān)詞語
- shǒu xiān首先
- rè liè熱烈
- jī liè激烈
- xiān jìn先進
- xiān dì yí zhào先帝遺詔
- xiān jué先決
- yú yè yí liè余業(yè)遺烈
- xiān zhǔ先主
- xiān fēng先鋒
- xiān shì先是
- xiān jī先機
- lǐng xiān領(lǐng)先
- xiān shēng duó rén先聲奪人
- shì xiān事先
- xiān dǎo先導
- lǐ liè理烈
- qiáng liè強烈
- yáo yáo lǐng xiān遙遙領(lǐng)先
- xiān shēng先生
- liè shì烈士
- xiān mín先民
- yōu xiān優(yōu)先
- hōng hōng liè liè轟轟烈烈
- xiān jūn先君
- xiān hòu先后
- huáng pī liè黃丕烈
- gān liè干烈
- hōng liè轟烈
- xiān zǔ先祖
- xiān shén先神
- zào liè燥烈
- xiān fā先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