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ì xí
注音ㄕˋ ㄒ一ˊ
繁體士習
⒈ ?士大夫的風氣;讀書人的風氣。
⒈ ?士大夫的風氣;讀書人的風氣。
引明 宋濂 《評浦陽人物·宋太學生何敏中》:“愚謂世衰道微,士習日靡,工文辭而茍利祿,奔走乞哀於權倖之門,惟恐不一售者有矣。”
明 沉德符 《野獲編·佞倖·士人無賴》:“國朝士風之敝,浸淫於 正統,而靡潰於 成化 ……至 憲宗 朝, 萬安 居外, 萬妃 居內,士習遂大壞。”
清 梁章鉅 《退庵隨筆·官常一》:“士習果正,則仕風未有不清者。此正本清源之説也。”
《清史稿·世宗紀》:“乙卯,詔 浙江 士習敝壞,工為懷挾,停其鄉會試。”
1.其有不遵約束者,應即立予開除,不得姑寬,以敦士習而重校規,仰即遵照。
2.乃自近歲以來,士習澆漓,官方刓缺,鉆窺隙竇,巧為躐取之媒,鼓煽朋儔,公肆擠排之術,詆老成廉退為無用,謂讒佞便捷為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