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dòng zhú
注音ㄉㄨㄥˋ ㄓㄨˊ
繁體洞燭
⒈ ?明亮的燭火。
⒉ ?明察。
⒈ ?明亮的燭火。
引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飛梁邃宇,洞燭空懸。”
燭,一本作“爥”。 《詩刊》1977年第1期:“卓見真知如洞燭,才華橫溢智無垠。”
⒉ ?明察。
引宋 岳飛 《奏辭開府第三札子》:“臣近者累犯天威,力辭恩寵,庶幾陛下洞燭危懇,終賜矜從。”
《明史·李俊傳》:“近來規(guī)利之徒,率假進奉以耗國財……愿陛下洞燭此弊。”
施蟄存 《將軍底頭》:“好像被洞燭了心事似的,將軍有些煩亂了。”
⒈ ?明亮的燭火。
引南朝梁·簡文帝〈南郊頌〉:「洞燭冗懸,紫殿仙宮。」
⒉ ?透澈明白。
例如:「這幾年的起起落落,讓他真正洞燭世事無常的道理。」
1.盡管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隱蔽,我公安人員卻早已洞燭其奸,正伺機將其抓獲。
2.蘇櫻洞燭其奸,虛與委蛇一番后,取出這種藥丸,詭稱清靈鎮(zhèn)痛丸讓江玉郎服下,還假順其意幫江玉郎揉肚子,以助藥力發(fā)散,令江玉郎自作自受,吃了不少苦頭。
3., 他是個睿智的長者,能一葉知秋,洞燭機先。
4., 他是個睿智的長者,能一葉知秋,洞燭機先。
5.與其渴望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如多方觀察,小心推論,自然亦能洞燭機先。
6.盡管犯罪分子作案手段隱蔽,我公安人員卻早已洞燭其奸,正伺機將其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