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蓋

詞語解釋
寶蓋[ bǎo gài ]
⒈ ?佛道或帝王儀仗等的傘蓋。
⒉ ?即寶蓋頭。詳“寶蓋頭”。
引證解釋
⒈ ?佛道或帝王儀仗等的傘蓋。
引《觀佛三昧海經(jīng)·觀四威儀品》:“於階道側(cè)竪諸寶幢,無量寶幡懸其幢頭,百億寶蓋彌覆其上。”
南朝 梁簡文帝 《菩提樹頌》:“菩薩飛象,越香土而來儀,五百寶蓋,騰光自合。”
唐 駱賓王 《帝京篇》:“小堂綺帳三千戶,大道青樓十二重。寶蓋雕鞍金絡(luò)馬,蘭窗繡柱玉盤龍。”
《云笈七籤》卷一一四:“左侍仙女,右侍羽童,寶蓋沓映,羽旂蔭庭。”
清 黃遵憲 《新嘉坡雜詩》之十二:“寶蓋逢花網(wǎng),金函護葉箋。”
⒉ ?即寶蓋頭。詳“寶蓋頭”。
國語辭典
寶蓋[ bǎo gài ]
⒈ ?用珍寶裝飾的華蓋。
引南朝梁·簡文帝〈菩提樹頌〉:「菩薩飛象,越香土而來儀,五百寶蓋,騰光自合。」
⒉ ?文字偏旁為「宀」者,稱為「寶蓋」。
引《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二四回》:「跟手我又在示字上加一個寶蓋頭,他說這是我們宗室的『宗』字。」
英語name of /roof/ radical in Chinese characters (Kangxi radical 40)?, see also 宀[mian2]
分字解釋
※ "寶蓋"的意思解釋、寶蓋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如是種種災(zāi)難起時,當(dāng)造千眼大悲心像,面向西方,以種種香華、幢幡、寶蓋、或百味飲食,至心供養(yǎng)。
2.上層是飛天、幢幡寶蓋和天宮奇景,中層是十二圓覺菩薩和二十四天尊,下層則繪了龕座、神獸以及供養(yǎng)人像。
3.五尊釋迦牟尼太子像在兩序儀仗隊,幢幡高樹、香花供養(yǎng)、寶蓋高擎及鐘鼓齊鳴的氛圍中,莊嚴(yán)隆重地恭迎至大雄寶殿。
4.全殿壁畫面積達(dá)94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層,上層繪飛天、幢幡寶蓋和天空奇景,中層繪十二圓覺菩薩和二十四天尊,下層繪龕座、神獸、供養(yǎng)人像。
相關(guān)詞語
- bǎi bǎo百寶
- fù gài覆蓋
- bǎo mǎ寶馬
- bǎo bǎo寶寶
- dìng mìng bǎo定命寶
- hǎo lì bǎo好力寶
- bǎo jī寶雞
- bǎo diǎn寶典
- gài zào蓋造
- fǎ bǎo法寶
- shòu mìng bǎo受命寶
- bǎo zàng寶藏
- bǎo jiàn寶劍
- bǎo yù寶玉
- zhì bǎo至寶
- bǎo guì寶貴
- bǎo wù寶物
- bǎo bèi寶貝
- bǎo shí寶石
- bǎo chuán寶傳
- yā bǎo押寶
- yún gài云蓋
- zhī gài支蓋
- bǎo lián dēng寶蓮燈
- lí gài梨蓋
- bǎo tǎ寶塔
- shī mán bǎo dài獅蠻寶帶
- bǎo shì寶勢
- zhòng gài重蓋
- zhū gài朱蓋
- bǎo sè寶色
- rú huò zhì bǎo如獲至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