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ǔ chá
注音ㄅㄨˇ ㄔㄚˊ
繁體補察
⒈ ?補過誤,察得失。
⒈ ?補過誤,察得失。
引《左傳·襄公十四年》:“自王以下,各有父兄子弟,以補察其政。”
杜預 注:“補其愆過,察其得失。”
《史記·周本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近臣盡規,親戚補察。”
張守節 正義:“言親戚補王過失,及察是非也。”
《三國志·吳志·駱統傳》:“統 志在補察,茍所聞見,夕不待旦。”
⒈ ?補救過失,明察是非。
引《國語·周語上》:「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