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ǐ xī
注音ㄗˇ ㄒ一
⒈ ?嗟嘆之詞。《詩·唐風(fēng)·綢繆》:“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毛傳:“子兮者,嗟茲也。”孔穎達疏:“子兮子兮,自嗟嘆也。”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毛詩上》:“嗟茲即嗟嗞。《說文》:'嗞,嗟也。'”一說,猶言你呀,用_人稱。
⒈ ?嗟嘆之詞。
引《詩·唐風(fēng)·綢繆》:“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毛 傳:“子兮者,嗟茲也。”
孔穎達 疏:“子兮子兮,自嗟嘆也。”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毛詩上》:“嗟茲即嗟嗞。 《説文》:‘嗞,嗟也。’”
一說,猶言你呀,用于人稱。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一:“知識久去眼,吾行其既遠。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寢飯。子兮何為者,冠珮立憲憲。”
唐 韓愈 《贈別元十八協(xié)律》詩之一:“或師絶學(xué)賢,不以藝自輓。子兮獨如何,能自媚婉娩。”
錢仲聯(lián) 集釋:“魏 本引 孫汝聽 曰:‘﹝子兮﹞謂 元十八。’”
1.天暗得很快,昭佩將那封書函放在燒得正旺的紅燭上,紙遇著火迅速將字里的信息燃走,鮮紅的蔻丹被火苗印得似發(fā)了光,倒映在子兮若隱若現(xiàn)的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