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í bù zhī nèi,bì yǒu fāng cǎo
注音ㄕˊ ㄅㄨˋ ㄓ ㄋㄟˋ,ㄅ一ˋ 一ㄡˇ ㄈㄤ ㄘㄠˇ
成語解釋
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⒈ ?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后因以“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亦作:十步之內,自有芳草。
⒈ ?亦作“十步之內,自有芳草”。亦作“十步之內,自有芳草”。
引漢 劉向 《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后因以“十步之內,必有芳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隋書·煬帝紀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我不禁暗暗稱奇,不料這蓽門圭竇中,有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解放日報》1942.8.26:“‘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廣大群眾是人才的源泉。”
⒈ ?語本漢·劉向比喻到處都有人才。
引《說苑·卷一六·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
《隋書·卷三·煬帝紀上》:「方今宇宙平一,文軌攸同,十步之內,必有芳草;四海之中,豈無奇秀!」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四回》:「不料這蓽門圭竇中,有這等明理女子!真是十步之內,必有芳草。」
1.十步之內,必有芳草。而英雄,卻常常難以用距離或時間的密度來衡量的。
2.十步之內,必有芳草。而英雄,卻常常難以用距離或時間的密度來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