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ǔ fàn
注音ㄐ一ㄡˇ ㄈㄢˋ
繁體九飯
⒈ ?謂“尸”受飯九次。古代祭禮,由活人扮“尸”代表被祭者受飯,受飯次數因尊卑而不同。士之禮為九飯。
⒉ ?漢劉向《說苑·立節》:“子思居于衛,缊袍無表,三旬而九食。”后以“九飯”喻貧寒。
⒈ ?謂“尸”受飯九次。古代祭禮,由活人扮“尸”代表被祭者受飯,受飯次數因尊卑而不同。士之禮為九飯。
引《儀禮·有司》:“尸又三飯”
漢 鄭玄 注:“士九飯,大夫十一飯,其餘有十三飯、十五飯。”
⒉ ?后以“九飯”喻貧寒。
引漢 劉向 《說苑·立節》:“子思 居於 衛,緼袍無表,三旬而九食。”
晉 陶潛 《有會而作》詩:“惄如亞九飯,當暑厭寒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