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白

詞語解釋
飛白[ fēi bái ]
⒈ ?一種特殊的書法,筆畫中露出一絲絲的白地,像用枯筆寫成的樣子。也叫飛白書。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飛白書”。一種特殊的書法。相傳 東漢 靈帝 時修飾 鴻都門,匠人用刷白粉的帚寫字, 蔡邕 見后,歸作“飛白書”。這種書法,筆畫中絲絲露白,像枯筆所寫。 漢 魏 宮闕題字,曾廣泛采用。 唐 張懷瓘 《書斷》上:“飛白者, 后漢 左中郎將 蔡邕 所作也。
引王隱、王愔 并云:飛白變楷製也。本是宮殿題署,勢既徑丈,字宜輕微不滿,名為飛白。”
唐 李綽 《尚書故實》:“飛白書始於 蔡邕,在 鴻門 見匠人施堊箒,遂創意焉。”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梁武帝 造寺,令 蕭子云 飛白大書‘蕭’字,至今‘蕭’字存焉。”
清 趙翼 《王述庵道經毘陵停舟話舊》詩:“焚黃詔特榮先壟,飛白書應起賜樓。”
⒉ ?中國畫中一種枯筆露白的線條。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顧長康 好寫起人形,欲圖 殷荊州。
引殷 曰:‘我形惡,不煩耳。’ 顧 曰:‘明府正為眼爾,但明點童子,飛白拂其上,使如輕云之蔽日。’”
宋 歐陽修 《歸田錄》卷一:“仁宗 萬機之暇,無所翫好,惟親翰墨,而飛白尤為神妙。凡飛白以點畫象形物,而點最難工。”
清 錢謙益 《戲題萬戶部小像》詩:“荊州 恰好添飛白, 子夏 何妨戴小冠。”
⒊ ?修辭學上辭格之一。白,指“白字”,“飛白”就是故意寫白字。是明知其錯而有意仿效的一種修辭方法。
國語辭典
飛白[ fēi bái ]
⒈ ?飛白書的簡稱。參見「飛白書」條。
⒉ ?白,白字、別字。飛白指將語言中的方言、俗語、吃澀、錯別,故意加以記錄或援用的修辭方法。
分字解釋
※ "飛白"的意思解釋、飛白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入冬寒風冷凄凄,雪花紛飛白茫茫。霜花雪花情深深,秋去冬來意濃濃。寒冬冷日祝君好,送上熱情信一封。健康身體好快悅,冬日幸福又吉祥。
2.這黑巖利牙狗在凡人之中也是大大有名的惡獸,不過這在園子之中養出來的卻是沒有半點野性,見到慕飛白一劍點來卻是想要倉皇逃跑。
3.大雪飄飛白茫茫,銀色世界西風寒。望雪風卷畏縮歸,御寒保暖棉衣裝。出行路滑帶拐杖,禁防摔倒腿腳傷。鍛煉身體勤運動,身強感冒病不患。“大雪”之際祝福暖,吉祥安康常相伴。
相關詞語
- fēi jī飛機
- fēi hú飛狐
- fēi háng飛航
- fēi chuán飛船
- bái yī shì白衣士
- fēi wǔ飛舞
- duì bái對白
- fēi jī cháng飛機場
- bái jiǔ白酒
- bái gān ér白干兒
- bái chī白癡
- fēi yuè飛躍
- hēi bái黑白
- bái yì guān白衣冠
- shí lǐ bái時里白
- biǎo bái表白
- fēi fēi飛飛
- bái hǔ白虎
- bái jīn白金
- bái shí白食
- fēi máo飛矛
- bái fà cāng cāng白發蒼蒼
- bái mín guó白民國
- bái yī rén白衣人
- fēi shēn飛身
- bái sè huā白色花
- bái yī dào白衣道
- bái yī huì白衣會
- fēi dāo飛刀
- bái yī xiāng白衣相
- fēi tiān飛天
- fēi jí飛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