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āo zhàn
注音ㄕㄠ ㄓㄢˋ
繁體燒棧
⒈ ?燒毀棧道。秦亡后,劉邦和項羽爭奪封建統(tǒng)治權(quán)。劉邦為漢王時,軍事力量較弱。在向項羽請得漢中地,由巴蜀進(jìn)駐漢中時,采用張良計策,故意把沿途所經(jīng)過的棧道全部燒毀,表示不復(fù)返回,無意與項羽爭戰(zhàn),以此麻痹項羽。見《史記·留侯世家》。后代詩文常提到這個用兵策略。
⒈ ?燒毀棧道。 秦 亡后, 劉邦 和 項羽 爭奪封建統(tǒng)治權(quán)。 劉邦 為 漢王 時,軍事力量較弱。在向 項羽 請得 漢中 地,由 巴蜀 進(jìn)駐 漢中 時,采用 張良 計策,故意把沿途所經(jīng)過的棧道全部燒毀,表示不復(fù)返回,無意與 項羽 爭戰(zhàn),以此麻痹 項羽。見《史記·留侯世家》。后代詩文常提到這個用兵策略。
引五代 李瀚 《蒙求》:“黥布 開 關(guān),張良 燒棧。”
宋 陸游 《遠(yuǎn)游二十韻》:“會有 蜀漢 役,奇險日窺覘。筑壇訪遺址,燒棧想烈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