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宮

詞語(yǔ)解釋
三宮[ sān gōng ]
⒈ ?古代諸侯夫人之宮。
⒉ ?指后妃之宮。
⒊ ?謂天子、太后、皇后。
⒋ ?謂明堂、辟雍、靈臺(tái)。
⒌ ?指紫微、太微、文昌三星座。
⒍ ?道教謂雙目為絳宮、兩耳為玉堂宮,鼻口為明堂宮。合稱“三宮”。
⒎ ?道教指西玄山清靈宮、葛衍山紫陽(yáng)宮、郁絕根山極真宮。
引證解釋
⒈ ?古代諸侯夫人之宮。
引《禮記·祭義》:“及大昕之朝,君皮弁素積,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br />鄭玄 注:“諸侯夫人三宮,半王后也?!?br />《穀梁傳·桓公十四年》:“甸粟而納之三宮?!?br />范寧 注:“三宮,三夫人也?!?br />楊士勛 疏:“禮,王后六宮,諸侯夫人三宮也。故知三宮是三夫人宮也。”
⒉ ?指后妃之宮。
引唐 李憕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應(yīng)制》詩(shī):“別館春還淑氣催,三宮路轉(zhuǎn)鳳凰臺(tái)?!?/span>
⒊ ?謂天子、太后、皇后。
引《漢書(shū)·王嘉傳》:“自貢獻(xiàn)宗廟三宮,猶不至此?!?br />顏師古 注:“三宮,天子、太后、皇后也?!?br />清 方文 《宋遺民詠·汪大有》:“三宮既北遷,侍衛(wèi)同驅(qū)馳。”
⒋ ?謂明堂、辟雍、靈臺(tái)。參見(jiàn)“三雍”。
引《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yíng)三宮,布教頒常?!?br />薛綜 注:“三宮,明堂、辟雍、靈臺(tái)?!?br />漢 李尤 《辟雍賦》:“太學(xué)既崇,三宮既章,靈臺(tái)司天,群曜彌光?!?br />唐 武則天 《明堂樂(lè)章·迎送王公》:“載延百辟,爰集三宮?!?/span>
⒌ ?指紫微、太微、文昌三星座。
引《楚辭·遠(yuǎn)游》“后文昌使掌行兮” 漢 王逸 注:“天有三宮,謂紫宮、太微、文昌也。”
唐 楊炯 《送劉校書(shū)從軍》詩(shī):“天將下三宮,星門(mén)召五戎?!?/span>
⒍ ?道教謂雙目為絳宮、兩耳為玉堂宮,鼻口為明堂宮。合稱“三宮”。
引唐 呂巖 《別詩(shī)》之二:“三宮自有迴流法,萬(wàn)物那無(wú)運(yùn)用方?!?br />《云笈七籤》卷八二:“遠(yuǎn)世棄欲,息役沉光,滌清三宮,凝定九府?!?/span>
⒎ ?道教指 西玄山 清靈宮、葛衍山 紫陽(yáng)宮、郁絕根山 極真宮?!对企牌呋`》卷一〇五:“三山有三府名曰三宮。
引西玄山 為 清靈宮,葛衍山 為 紫陽(yáng)宮,鬱絶根山 為 極真宮?!?/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三宮[ sān gōng ]
⒈ ?明堂、辟雍、靈臺(tái)。
引《文選·張衡·東京賦》:「乃營(yíng)三宮,布教頒常?!?/span>
⒉ ?諸侯的后宮。
引《禮記·祭義》:「卜三宮之夫人、世婦之吉者,使入蠶于蠶室?!?/span>
⒊ ?天子、太后、皇后。
引《漢書(shū)·卷八六·王嘉傳》:「或物好,特賜其工,自貢獻(xiàn)宗廟三宮,猶不至此?!?br />唐·顏師古·注:「三宮,天子、太后、皇后也?!?/span>
分字解釋
※ "三宮"的意思解釋、三宮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皇帝三宮六院七十二妃,那么多女人如果全都生育,皇帝后宮豈不成了超級(jí)幼兒園?所以皇帝都會(huì)實(shí)行計(jì)劃生育,皇帝“幸”后往往讓太監(jiān)給妃子采取避孕手段。
2.可是,皇帝老子三宮六院,后妃成群,樂(lè)此不疲;各類(lèi)大官小吏亦步亦趨無(wú)不求個(gè)三妻四妾,盡享齊人之福。
3.皇帝三宮六院,錦衣玉食,皇權(quán)在握,生死予奪,令人敬畏,令人眼熱,令人覬覦。
4.楚明皇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又怎會(huì)在乎這一個(gè)被打入冷宮的妃子,對(duì)麗妃身體的狀況并不是很清楚。
相關(guān)詞語(yǔ)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shào nián gōng少年宮
- sān zhì三至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èr sān二三
- shí èr gōng十二宮
- sān shēn三身
- gōng zhǔ宮主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guó)演義
- jù yuè sān bǎi距躍三百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sān fāng三方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sān guó三國(guó)
- sān jié三節(jié)
- sān bǎi qián三百錢(qián)
- sān lǐ wù三里霧
- sān sè jǐn三色堇
- sān zhèng三正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sān sè三色
- sān cì三次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兩兩
- sān gū三姑
- sān chǐ jiàn三尺劍
- sān biàn三變
- sān píng三平
- dì sān第三
- shí sān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