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chūn bīng
注音ㄔㄨㄣ ㄅ一ㄥ
⒈ ?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險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
⒈ ?春天的冰。因其薄而易裂,多喻指危險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
引《書·君牙》:“心之憂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孔 傳:“春冰畏陷。”
南朝 齊 王融 《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念負重於春冰,懷御奔於秋駕。”
唐 李群玉 《杜門》詩:“達生書一卷,名利付春冰。”
宋 陸游 《示二子》詩:“豈不懷榮畏友朋,一生凜凜蹈春冰。”
⒈ ?春日未化的冰。
引唐·皇甫冉〈送普門上人〉詩:「日光依嫩草,泉響滴春冰。」
⒉ ?春日冰薄而易溶化,比喻極危險。
引《文選·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詩序》:「念負重于春冰,懷御奔于秋駕。」
1.他小心翼翼,如履春冰,用心修補因內亂外患而造成的衰微國勢;他信奉黃老的哲學,愛惜民力,無為而治,努力使江南重現草長鶯飛的蓬蓬生機。
2.他小心翼翼,如履春冰,用心修補因內亂外患而造成的衰微國勢;他信奉黃老的哲學,愛惜民力,無為而治,努力使江南重現草長鶯飛的蓬蓬生機。
3.雷諾可不傻,深知現在春冰虎尾、險象環生,決不能耽擱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