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fán yán
注音ㄈㄢˊ 一ㄢˊ
繁體煩言
⒈ ?〈書〉氣憤或不滿的話。
例嘖有煩言。心無結怨,口無煩言。
⒉ ?煩瑣的話:煩言碎辭。也作繁言。
⒈ ?氣憤或不滿的話。
引《韓非子·大體》:“心無結怨,口無煩言。”
宋 蘇軾 《擬進士對御試策》:“臣恐逐者不已,而爭者益多,煩言交攻,愈甚於今日矣!”
《明史·逯中立傳》:“公議壅閼,煩言滋起。”
⒉ ?絮煩無用,于事無補的話。
引《商君書·農戰》:“煩言飾辭,而無實用。”
《隋書·經籍志一》:“馳騁煩言,以紊彝敍,譊譊成俗,而不知變,此學者之蔽也。”
《文獻通考·經籍一》:“茍因陋就寡,分文析字,煩言碎辭,學者罷老,且不能究其一蓺。”
⒈ ?忿爭的言論。
引《左傳·定公四年》:「嘖有煩言,莫之治也。」
⒉ ?煩瑣嚕蘇的話。
引《商君書·農戰》:「說者成伍,煩言飾辭而無實用。」
1.我輩與之遺老,本不能志同道合,其嘖有煩言,正是應有之事。
2.有不少人看得津津有味,也有不少人看得嘖有煩言。
3.美國另一位著名的戰略理論家布熱津斯基對基辛格也嘖有煩言。
4.微臣以為,隨著時代的發展,雅的東西里也有過時的俗套,如繁文縟禮,煩言謙辭之類的俗套,就應該摒棄。
5.會員對理事們的措施嘖有煩言,議論紛紛。
6.有不少人看得津津有味,也有不少人看得嘖有煩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