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戒懼。
⒉ ?指使戒懼。
引《明史·沉溍傳》:“帝嘗以勛臣子弟多骫法,撰《大誥》二十二篇,諭天下武臣皆令誦習,使之儆惕。”
引郭沫若 《恢復·如火如荼的恐怖》詩:“我們的眼前一望都是白色,但我們是并不覺得恐怖。我們殺了一個要儆惕一百個,我們的恐怖是如火如荼。”
⒈ ?警覺戒慎。也作「警惕」。
例如:「我們要以前人失敗的經驗,做為自己的儆惕。」
1.身不宜忙,而忙于閑暇之時,亦可儆惕惰氣;心不可放,而放于收攝之后,亦可鼓暢天機。鐘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擊撞;麋鹿性逸,因豢養而受羈糜。可見名為招禍之本,欲乃散志之媒。學者不可不力為掃除也。
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友情鏈接: 英語字典 事故車交易網 在線工具 淘圖網 滿分作文網
Copyright ? 2023字典網 | 粵ICP備2023151142號Email: khwz@qq.com 贊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