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族

詞語解釋
三族[ sān zú ]
⒈ ?有幾種說法。(1)謂父、子、孫。《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鄭玄注:“三族,謂父、子、孫。”《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鄭玄注:“三族,謂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按,前注據父言之,故云子、孫;后注據子言之,故云己與子,二注義同。參閱孫詒讓《周禮正義》。(2)謂父族、母族、妻族。《大戴禮記·保傅》:“三族輔之。”盧辯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莊子·徐無鬼》:“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母乎!”成玄英疏:“三族,謂父母族、妻族也。”《后漢書·楊終傳》:“秦政酷烈,違忤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李賢注引《漢書音義》:“父族、母族、妻族也。”(3)謂父母、兄弟、妻子。《史記·秦本紀》:“法初有三族之罪。”裴骃集解引張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⒉ ?指一人犯罪而誅其三族。
⒊ ?指上古帝鴻、少暤、顓頊之不才子,即渾沌、窮奇、梼杌。
引證解釋
⒈ ?有幾種說法。(1)謂父、子、孫。
引《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
鄭玄 注:“三族,謂父、子、孫。”
《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
鄭玄 注:“三族,謂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
按,前注據父言之,故云子、孫;后注據子言之,故云己與子,二注義同。參閱 孫詒讓 《周禮正義》。(2)謂父族、母族、妻族。 《大戴禮記·保傅》:“三族輔之。”
盧辯 注:“三族,父族、母族、妻族。”
《莊子·徐無鬼》:“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母乎!”
成玄英 疏:“三族,謂父母族、妻族也。”
《后漢書·楊終傳》:“秦 政酷烈,違啎天心,一人有罪,延及三族。”
李賢 注引《漢書音義》:“父族、母族、妻族也。”
(3)謂父母、兄弟、妻子。 《史記·秦本紀》:“法初有三族之罪。”
裴骃 集解引 張晏 曰:“父母、兄弟、妻子也。”
⒉ ?指一人犯罪而誅其三族。
引《墨子·號令》:“其以城為外謀者,三族。”
《史記·秦始皇本紀》:“子嬰 遂刺殺 高 於齋宮,三族 高 家以徇 咸陽。”
⒊ ?指上古 帝鴻、少暤、顓頊 之不才子,即 渾沌、窮奇、梼杌。
引《左傳·文公十八年》:“此三族也,世濟其兇,增其惡名,以至于 堯,堯 不能去。”
《史記·五帝本紀》:“昔 帝鴻氏 有不才子,掩義隱賊,好行兇慝,天下謂之 渾沌。少皞氏 有不才子,毀信惡忠,崇飾惡言,天下謂之 窮奇。顓頊 氏 有不才子,不可教訓,不知話言,天下謂之 檮杌。此三族世憂之。至于 堯,堯 未能去。”
國語辭典
三族[ sān zú ]
⒈ ?三種有血緣關系的親屬:(1)? 父母、兄弟、妻子。裴骃·集解引張晏曰:「父母、兄弟、妻子也。」(2)? 父族、母族、妻族。唐·成玄英·疏:「三族,謂父母族也,妻族也。」(3)? 父、子、孫。漢·鄭玄·注:「三族謂父、子、孫。」(4)? 父之昆弟、己之昆弟、子之昆弟。漢·鄭玄·注:「三族謂父昆弟、己昆弟、子昆弟。」
引《史記·卷五·秦本紀》:「法初有三族之罪。」
《莊子·徐無鬼》:「夫與國君同食,澤及三族,而況父母乎?」
《周禮·春官·小宗族》:「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
《儀禮·士昏禮》:「惟是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日。」
⒉ ?泛稱親族。
引《三國演義·第一三回》:「令諸侯共伐我等,三族不能保矣。」
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方中幼時,三族無見恤者。」
英語(old)? three generations (father, self and sons)?, three clans (your own, your mother's, your wife's)?
分字解釋
※ "三族"的意思解釋、三族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貧道急忙趕來,希望能阻止同歸于盡的結局,但沿途要躲避羅睺的探察和阻撓,誤了不少時間,結果還是晚了一步,差點三族同滅,真是令人扼腕長嘆!
2.李斯建議秦二世進行高壓統治,讓臣民遑遑不可終日,只求茍且偷生,而他自己也遭受最殘酷的刑罰處置,并被殺掉三族。
3.三界三族三隱峰,一獄一宮三劍宗,十四支龐然大物,蟠踞于天央域數萬年之久,任憑歲月流逝,巋然不動。
相關詞語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sān zhì三至
- zhōng huá mín zú中華民族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èr sān二三
- dōu luō luō zú都啰啰族
- jiā zú家族
- sān shēn三身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tóng zú同族
- jù yuè sān bǎi距躍三百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sān fāng三方
- yí zú遺族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sān guó三國
- sān jié三節
- sān bǎi qián三百錢
- sān lǐ wù三里霧
- tǔ zú土族
- zàng zú藏族
- sān sè jǐn三色堇
- sān zhèng三正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shǎo shù mín zú少數民族
- sān sè三色
- sān cì三次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兩兩
- sān gū三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