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頭

詞語解釋
科頭[ kē tóu ]
⒈ ?謂不戴冠帽,裸露頭髻。
⒉ ?古代教坊歌樂分部分科,其頭目稱為“科頭”。亦以稱歌伎樂工。
引證解釋
⒈ ?謂不戴冠帽,裸露頭髻。
引《戰(zhàn)國策·韓策一》:“秦 帶甲百餘萬,車千乘,騎萬匹,虎摯之士,跿跔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也。”
鮑彪 注:“科頭,不著兜鍪。”
晉 葛洪 《抱樸子·刺驕》:“或亂項科頭,或裸袒蹲夷……此蓋左袵之所為,非諸夏之快事也。”
《資治通鑒·漢獻(xiàn)帝建安元年》:“布 將 河內(nèi) 郝萌 夜攻 布,布 科頭袒衣,走詣都督 高順 營。”
胡三省 注:“科頭,不冠露髻也。今 江 東人猶謂露髻為科頭。”
《老殘游記》第九回:“著了一件深藍(lán)布百衲大棉襖,科頭,不束帶,亦不著馬褂。”
⒉ ?古代教坊歌樂分部分科,其頭目稱為“科頭”。亦以稱歌伎樂工。
引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其日,狀元與同年相見后,便請一人為録事,其餘主宴、主酒、主樂、探花、主茶之類,咸以其日辟之。主樂兩人,一人主飲妓。放榜后,大科頭兩人(第一部),常詰旦至期集院,常宴則小科頭主張,大宴則大科頭,縱無宴席,科頭亦逐日請給茶錢。”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一:“《秦中歲時記》云:期集謝恩了……便於亭子小宴,召小科頭同樂,至暮而散。”
國語辭典
科頭[ kē tóu ]
⒈ ?戰(zhàn)士不戴頭盔。
引《史記·卷七〇·張儀傳》:「虎賁之士跿?科頭貫頤奮戟者,至不可勝計。」
⒉ ?泛指不戴帽子。
引明·黃淳耀〈甲申日記二則〉:「吾嘗一朝科頭,三晨晏起,過必在此。」
分字解釋
※ "科頭"的意思解釋、科頭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華忠屏息潛蹤,向內(nèi)暗覷,但覺一陣陣熱氣從簾縫中沖出,席間科頭跣足,袒裼裸裎,不一而足。
相關(guān)詞語
- tóu mù頭目
- yī tóu一頭
- bā dǎ kē朳打科
- yún xiāng kē蕓香科
- kē mù rú科目儒
- hòu lǐ tóu后里頭
- máo tóu矛頭
- kāi tóu開頭
- tóu shàng zhuó tóu頭上著頭
- wō wō tóu窩窩頭
- kē huàn科幻
- shí kē十科
- guāng tóu光頭
- jié lǐ kē杰里科
- hēi tóu黑頭
- kē yuán科員
- xué kē學(xué)科
- tì guāng tóu剃光頭
- jiàn tóu箭頭
- bǎi hé kē百合科
- lù tóu路頭
- jiào kē shū教科書
- tóu tóu shì dào頭頭是道
- dī tóu低頭
- dōng tóu東頭
- niàn tou念頭
- píng tóu bǎi xìng平頭百姓
- běn kē本科
- dīng xiāng tóu丁香頭
- huí tóu回頭
- yuán tóu源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