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心情浮躁。
⒉ ?心地狡猾。躁,通“劋”。
引清 徐昂發 《學校嘆》:“磨揉速躁心,優游俟其成。”清 梁章鉅 《浪跡三談·古人用尸之意》:“此圣人之道、先王之禮所以微妙深遠,而未可以小儒俗學躁心而輕議者也。”
引《商君書·墾令》:“廢逆旅,則姦偽、躁心、私交、疑農之民不行;逆旅之民,無所於食,則必農。”高亨 注:“躁心者內心狡猾也。躁當讀為劋。”
1.真正的中庸是在追求”遁世不見知而不悔“,就是要淡泊名利,客服浮躁心理,耐得住寂寞。“雖愚必明,雖柔必強”。"至誠之道,可以前知"說的是做到至誠,那么就可以做到見微知著,可前知禍福。
2.百家爭鳴,各抒己見的老傳統為了迎合當今的浮躁心態都隨波逐流了。
傳承國學經典 弘揚傳統文化
友情鏈接: 英語字典 事故車交易網 在線工具 淘圖網 滿分作文網
Copyright ? 2023字典網 | 粵ICP備2023151142號Email: khwz@qq.com 贊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