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意

詞語解釋
筆意[ bǐ yì ]
⒈ ?書畫、詩文中表現的作者的風格、意趣。
例筆意幽閑。
英intended conception;
引證解釋
⒈ ?指書畫或詩文所表現的意態情致。
引《新唐書·魏徵傳》:“叔瑜 善草隸,以筆意傳其子 華 及甥 薛稷。”
明 劉基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詩:“想應臨搨出祕府,筆意精到世罕儔。”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二:“王沂孫 《水龍吟》……筆意幽冷,寒芒刺骨,其有慨於 崖山 乎?”
徐遲 《井岡山記》:“同行人特地指給我看其中的一條標語,字跡秀拔,縱橫吞吐,寫得極好,大有 毛澤東 同志的筆意。”
國語辭典
筆意[ bǐ yì ]
⒈ ?詩文的意境旨趣。
引宋·范成大〈喜收知舊書復畏答書〉詩二首之一:「筆意不如當日健,鬢邊應也雪千莖。」
⒉ ?書畫運筆的精神意態,及其表現的功力、風格。
引《新唐書·卷九七·魏征傳》:「叔瑜,豫州刺史,善草隸,以筆意傳其子華及甥薛稷。」
分字解釋
※ "筆意"的意思解釋、筆意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筆意中常流溢著晉書的遺韻與唐碑的風采,在平實飽滿中傳導出暢達與靈巧,在勁峭穩健中展示著雅逸與恬淡。
2.從你的字體來看說明你桀驁不遜,誅求自由,從你的筆意來觀你的生活磨難重重。
3.龍泉寺西閣是他當年讀書的地方,觸景生情,借詩述懷,詩作格調高雅清新,筆意幽深,技巧嫻熟。
4.顏雋聽完之后表情大為懊惱,若是方才他早來片刻,也許就能見到那位少年才俊——十五六歲就能寫出《多寶塔碑》六分筆意,假以時日必成書道大家。
5., 舉止癲狂,人稱米顛,行草得王獻之筆意,用筆俊邁,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并稱“宋四大家”。
6.這幅畫筆意縱橫豪宕,揮灑淋漓,善于利用空白,極具厚重感,有獨特大寫意花卉的放逸畫風。
相關詞語
- yì jú意局
- mín yì民意
- yì shí意識
- bù hǎo yì sī不好意思
- wǔ sè bǐ五色筆
- suí yì隨意
- yī xīn yī yì一心一意
- jué yì決意
- yǒu yì有意
- tóng yì同意
- 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揚揚
- xīn yì心意
- hé yì合意
- shēn yì身意
- è yì惡意
- chéng xīn zhèng yì誠心正意
- yì jiàn意見
- yì xiǎng bù dào意想不到
- yì xìng意興
- yì tú意圖
- qíng yì mián mián情意綿綿
- bō yì ěr dìng lǜ玻意耳定律
- tè yì特意
- 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洋洋
- mù yì目意
- yì wài意外
- yáng yáng dé yì洋洋得意
- huí yì回意
- guǐ zhǔ yì鬼主意
- ná zhǔ yì拿主意
- yì yì意義
- dǎ zhǔ yì打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