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jiǔ yuān
注音ㄐ一ㄡˇ ㄩㄢ
繁體九淵
⒈ ?深淵。語出《莊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古樂歌名。
⒈ ?深淵。
引語出《莊子·列御寇》:“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而驪龍頷下。”
漢 賈誼 《吊屈原文》:“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
晉 葛洪 《抱樸子·清鑒》:“掇懷珠之蚌於九淵之底,指含光之珍於積石之中。”
清 唐甄 《潛書·抑尊》:“於斯之時,雖有善鳴者,不得聞於九天;雖有善燭者,不得照於九淵。”
⒉ ?古樂歌名。按,其辭早失傳, 唐 元結(jié) 曾采用其名補作樂歌。
引《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教國子” 唐 賈公彥 疏:“少昊 之樂曰《九淵》。”
⒈ ?極深的水潭。
引《文選·賈誼·吊屈原文》:「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
《文選·曹植·七啟》:「落翳云之翔鳥,援九淵之靈龜。」
1.淳熙三年,考亭先生朱熹與象山先生陸九淵相會于江西上饒鵝湖寺,二人為儒家正統(tǒng)辯論爭持,為儒武優(yōu)劣比武較技,以至互相嘲諷,不歡而散。
2.淳熙三年,考亭先生朱熹與象山先生陸九淵相會于江西上饒鵝湖寺,二人為儒家正統(tǒng)辯論爭持,為儒武優(yōu)劣比武較技,以至互相嘲諷,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