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虛

詞語(yǔ)解釋
六虛[ liù xū ]
⒈ ?《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爻分陰陽(yáng),每卦之爻變動(dòng)無(wú)定,故爻位稱虛。
⒉ ?上下四方。
引證解釋
⒈ ?《易》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爻分陰陽(yáng),每卦之爻變動(dòng)無(wú)定,故爻位稱虛。
引《易·繫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yuǎn),為道也屢遷,變動(dòng)不居,周流六虛。”
韓康伯 注:“六虛,六位也。”
孔穎達(dá) 疏:“言陰陽(yáng)周徧流動(dòng)在六位之虛。六位言虛者,位本無(wú)體,因爻始見(jiàn),故稱虛也。”
《漢書·律歷志上》:“其數(shù)以《易》大衍之?dāng)?shù)五十,其用四十九,成陽(yáng)六爻,得周流六虛之象也。”
明 王守仁 《傳習(xí)錄》卷下:“良知即是《易》,其為道也屢遷,變動(dòng)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wú)常,剛?cè)嵯嘁祝豢蔀榈湟!?/span>
⒉ ?上下四方。
引《列子·仲尼》:“用之彌滿,六虛廢之,莫知其所。”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循途雖坦,而足無(wú)騏驎;六虛雖曠,而翼非大鵬。”
宋 文天祥 《有感》詩(shī):“心在六虛外,不知呀網(wǎng)羅。”
國(guó)語(yǔ)辭典
六虛[ liù xū ]
⒈ ?《易經(jīng)》六十四卦,每卦六爻的位置。因爻有陰陽(yáng),每卦之爻變動(dòng)無(wú)定,故爻位稱「虛」。
引《易經(jīng)·系辭下》:「易之為書也不可遠(yuǎn),為道也屢遷,變動(dòng)不居,周流六虛。」
⒉ ?上下四方。
引《列子·仲尼》:「用之彌滿六虛,廢之莫知其所。」
分字解釋
※ "六虛"的意思解釋、六虛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但這個(gè)“形而上”的東西,卻如古人所講:變動(dòng)不居、周“溜”六虛。
相關(guān)詞語(yǔ)
- xū jì虛寂
- xū lǐ虛里
- liù sè qián六色錢
- liù hé chéng六合城
- liù hé bèi六合被
- liù hé xuē六合靴
- nòng xū zuò jiǎ弄虛作假
- liù hé zhù六合柱
- mǎ bǎi liù馬百六
- liù hé diàn六合殿
- xū zhāng shēng shì虛張聲勢(shì)
- wǔ liù liù qī五六六七
- liù hé tǎ六合塔
- liù hé六合
- qióng qióng jù xū邛邛岠虛
- shí liù jiǎo十六角
- wǔ què liù yàn五雀六燕
- yī tuī liù èr wǔ一推六二五
- hū hóng jiào liù呼紅叫六
- xū shì虛室
- xū shí虛實(shí)
- sān shí liù guó三十六國(guó)
- lì xū戾虛
- xū jìng虛靜
- liù chén六臣
- bǎi liù百六
- liù yì六鹢
- xū yào虛曜
- dǎn xū膽虛
- xū màn虛慢
- liù liù六六
- liù diǎn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