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pū léng
注音ㄆㄨ ㄌㄥˊ
繁體撲楞
⒈ ?亦作“撲棱”。
⒉ ?禽鳥張翅拍打貌。
⒊ ?引申指像翅膀般張開。
⒋ ?猶折騰,掙扎。
⒈ ?亦作“撲棱”。
⒉ ?禽鳥張翅拍打貌。
引《詩(shī)刊》1977年第2期:“驚得鳥雀撲楞飛,震得桃花簌簌掉。”
《人民文學(xué)》1977年第11期:“大白鵝一看主人追得急,便向陡峭的溝坡上竄,撲棱著翅膀往上爬。”
顧笑言 《你在想什么?》十三:“郝 家的鴨子、大鵝……嘎兒嘎兒地叫著,撲棱著翅膀。”
⒊ ?引申指像翅膀般張開。
引李準(zhǔn) 《李雙雙小傳·不能走那條路六》:“特別是他跟前的一塊高粱,穗子撲楞開像一篷小傘。”
⒋ ?猶折騰,掙扎。
引郭澄清 《大刀記》第一章:“老梁 呀,照你過去那么個(gè)撲棱法,別說是再撲棱二十年,你就算撲棱到老死,也是白撲棱呀!”
扎拉嘎胡 《小白馬的故事》:“小白馬蹬著四只蹄子,撲楞一下,就站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