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āo bāo
注音ㄕㄠ ㄅㄠ
繁體燒包
⒈ ?由于富有或得勢而忘乎所以。
例有的人錢多了就燒包,吃喝玩樂,滿不在乎。
英forget oneself;
⒉ ?舊時祭鬼神,焚燒封成包的紙錢。
英paper money;
⒈ ?方言。指祭祖時焚化包封好的紙錢。
引清 袁枚 《新齊諧·燒包》:“粵 人於七月半,多以紙錢封而焚之,名曰燒包,各以祀其先祖。”
⒉ ?方言。謂荒唐或揮霍。
引《鍾山》1982年第5期:“眼下咱們手里都攢下倆錢,咱們得把錢用在正道上,千萬不能燒包,不能瞎折騰,是不是?”
⒈ ?北方方言。諷刺有錢就想花出去的樣子。
1.叉燒包的包皮現在采用酵母發酵法,可使包皮更加松軟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