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觀

詞語解釋
三觀[ sān guān ]
⒈ ?佛教語。天臺宗的基本教義之一。謂從事物緣起中觀悟空、假、中三諦。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天臺宗的基本教義之一。謂從事物緣起中觀悟空、假、中三諦。
引隋 智顗 《摩訶止觀》卷五上:“一空一切空,無假中而不空,總空觀也;一假一切假,無空中而不假,總假觀也;一中一切中,無空假而不中,總中觀也。即《中論》所説不可思議一心三觀。”
明 破慳道人 《一文錢》:“立三觀,破三惑,成三德,捐思絶議,自證菩提。”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二二:“車中三觀夕惕若,七藏靈文電熠若。”
國語辭典
三觀[ sān guān ]
⒈ ?中國佛教天臺宗對空、假、中三種禪觀的合稱。當(dāng)修行者一再思惟、觀察一切現(xiàn)象都是由心虛構(gòu)的,進(jìn)而便處在很專注的狀況,在此之時,不見佛果可求,也不見眾生可度,是為空觀。在空觀的基礎(chǔ)上觀察一切現(xiàn)象,也能見、聞、覺知、能作種種分別,但在經(jīng)驗(yàn)上則如幻、如化,這是假觀,將空觀和假觀對立經(jīng)驗(yàn)統(tǒng)一是中觀。
引隋·智?〈觀心論〉:「非蹤非疏非五分,三諦三觀在其中。」
分字解釋
※ "三觀"的意思解釋、三觀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一個人是孤獨(dú),一群人是寂寞。三觀不合的人永遠(yuǎn)不在同一個世界里,所以才有了點(diǎn)贊,所以更無話可說。所以我們需要找到真正的朋友。
2.官員求神拜鬼,大師前赴后繼,往大了說是“三觀”出了問題,往小了說是人們對自身的認(rèn)識還不夠。
3.林閉上眼睛,長久地看這些扭曲的物體千奇百怪的形狀,思維很容易錯亂,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毀三觀。
相關(guān)詞語
- sān sān zhì三三制
- sān mù三木
- sān zhì三至
- sān bǎi三百
- sān shēn diàn三身殿
- èr sān二三
- sān shēn三身
- guān guāng觀光
- sān guó yǎn yì三國演義
- gǎi guān改觀
- jù yuè sān bǎi距躍三百
- sān nián bì三年碧
- sān fāng三方
- sān mín zhǔ yì三民主義
- sān guó三國
- sān jié三節(jié)
- sān bǎi qián三百錢
- sān lǐ wù三里霧
- sān sè jǐn三色堇
- sān zhèng三正
- pīn mìng sān láng拼命三郎
- kè guān shì wù客觀事物
- yī èr sān一二三
- sān sè三色
- sān cì三次
- sān sān liǎng liǎng三三兩兩
- guān chá觀察
- sān gū三姑
- sān chǐ jiàn三尺劍
- sān biàn三變
- kè guān客觀
- guān diǎn觀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