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壘

詞語解釋
魁壘[ kuí lěi ]
⒈ ?形容高超特出。
⒉ ?指特出的人或事物。
引證解釋
⒈ ?形容高超特出。
引《漢書·鮑宣傳》:“朝臣亡有大儒骨鯁,白首耆艾,魁壘之士。”
顏師古 注引 服虔 曰:“魁壘,壯貌也。”
唐 柳宗元 《閔生賦》:“騏驥之棄辱兮,駑駘以為騁。玄虬蹶泥兮,畏避鼃黽。行不容之崢嶸兮,質魁壘而無所隱。”
宋 歐陽修 《送曾鞏秀才序》:“況若 曾生 之業,其大者固已魁壘,其小者亦可以中尺度,而有司棄之,可怪也。”
明 宋濂 《安道堂記》:“江 淮 之間豪杰魁壘之士,翕然附從。”
⒉ ?指特出的人或事物。
引宋 陳亮 《謝章司諫啟》:“識別分明,不慮人心之異;諸凡魁壘,亦惟門下之歸。”
汪辟疆 《唐人小說·<集異記>敘錄》:“此書雖為小説家言,然 唐 宋 以來,其所以流傳不廢者,實以文辭雅飾,搜奇述異,雋永可觀……固 唐 人小説中之魁壘也。”
⒊ ?心情郁悶,盤結不解。一本作“魁纍”。
引《楚辭·王逸<九思·憫上>》:“魁壘擠摧兮常困辱,含憂強老兮愁不樂。”
洪興祖 補注:“魁壘,盤結也。”
⒋ ?蘊蓄縈回。
引清 杜岕 《<楝亭詩鈔>序二》:“曹子(曹寅 )以詩為性命、肌膚,於是導之、引之、抑之、搔之,輾轉反側,恒有詩魁壘鬱勃於胸中。”
⒌ ?木偶。
引清 錢謙益 《冬夜觀劇歌》:“行列參差機體輕,宛如魁壘登平城。”
國語辭典
魁壘[ kuí lěi ]
⒈ ?壯偉。
引《漢書·卷七二·鮑宣傳》:「白首耆艾,魁壘之士。」
⒉ ?盤結、迫促。 也作「魁累」。
引《楚辭·王逸·九思·疾世》:「年齒盡兮命迫促,魁壘擠摧兮常困辱。」
分字解釋
※ "魁壘"的意思解釋、魁壘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相關詞語
- gān dǎ lěi干打壘
- ruì cǎo kuí瑞草魁
- shí lěi食壘
- yí lěi遺壘
- lǜ sè bì lěi綠色壁壘
- kuí xīng gé魁星閣
- běi máng lěi lěi北芒壘壘
- jiù lěi舊壘
- jiè tā rén jiǔ bēi,jiāo zì jǐ kuài lěi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 lěi kuài壘塊
- kuí shǒu魁首
- lǐ kuí里魁
- kuí yì魁毅
- kuí wěi魁偉
- yíng lěi營壘
- lián lěi連壘
- kuí qú魁渠
- duó kuí奪魁
- kuí qiú魁酋
- kuí lù魁陸
- lěi lěi壘壘
- xiā kuí蝦魁
- róng lěi戎壘
- kuí féi魁肥
- què lěi cháo jiū鵲壘巢鳩
- kuí xīng魁星
- gù lěi故壘
- yǎn yuè lěi偃月壘
- zhòng lěi重壘
- wǔ jīng kuí五經魁
- cóng kuí從魁
- dǎng kuí黨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