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shùn dé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注音ㄕㄨㄣˋ ㄉㄜˊ ㄓㄜˇ ㄔㄤ,ㄋ一ˋ ㄉㄜˊ ㄓㄜˇ ㄨㄤˊ
成語解釋
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⒈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
⒈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違逆道德的就遭到滅亡。。 曹公 奉天子誅暴亂,法明國治,上下用命,有義必賞,無義必罰,可謂順道矣。’”
引《漢書·高帝紀上》:“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明 朱鼎 《玉鏡臺記·石勒稱王》:“告大王,順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當順民心。”
亦作“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三國志·魏志·鍾繇傳》“濟水未半,擊,大破之” 裴松之 注引 晉 司馬彪 《戰略》:“傅干 説 騰 曰:‘古人有言“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⒈ ?順從道德的必然昌盛,違逆道德的必趨滅亡。明·朱鼎也作「順道者昌,逆德者亡」。
引《漢書·卷一·高帝紀上》:「臣聞『順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無名,事故不成』。」
《玉鏡記·第一四出》:「順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當順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