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yā dāng
注音一ㄚ ㄉㄤ
繁體厭當
⒈ ?用迷信的方法阻止災(zāi)殃的降臨。抵;實現(xiàn)。
⒈ ?用迷信的方法阻止災(zāi)殃的降臨。
引《史記·黥布列傳》“黥布 者, 六 人也,姓 英 氏” 唐 司馬貞 索隱:“布 以少時有人相云,‘當刑而王’,故《漢雜事》云‘ 布 改姓 黥,以厭當之’也。”
漢 王充 《論衡·吉驗》:“秦始皇帝 常曰:‘東南有天子氣?!谑菛|游以厭當之?!?br />《北史·房豹傳》:“紹宗 自云有水厄,遂於戰(zhàn)艦中浴,并自投於水,冀以厭當之。”
⒉ ?抵;實現(xiàn)。 《三國志·吳志·吳范傳》:“權(quán) ﹝ 孫權(quán) ﹞為將軍時, 范 嘗白言 江南 有王氣…… 權(quán) 曰:‘若終如言,以君為侯。’及立為 吳王,范 時侍宴,曰:‘昔在 吳中,嘗言此事,大王識之邪?’ 權(quán) 曰:‘有之?!蚝糇笥遥院罹R帶 范。
引范 知 權(quán) 欲以厭當前言,輒手推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