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uān sè
注音ㄍㄨㄢ ㄙㄜˋ
繁體觀色
⒈ ?觀察臉色。
⒈ ?觀察臉色。
引《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其諫説,慕 晏嬰 之為人也,然而承意觀色為務。”
⒈ ?觀察別人的臉色。
引《論語·顏淵》:「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
1.既要讓市委*記信任,又要下面的人服從,就不但需要長袖善舞的本領,還要有足夠的察顏觀色、收服人心的手腕。
2.他察言觀色,就像洞察秋毫,巨細無遺。
3.察言觀色,富于謀略的張湯,望風希旨,一切以武帝好惡為準,深獲皇帝歡心。
4.小王最善于察言觀色,領會對方的意圖了。
5.對感到煩悶的人來說,一切都變得帶有悲觀色彩了。
6.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顯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聲響,一種不再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
7.不能從全局出發,總是察言觀色,在細枝末節上花力氣,這是缺乏戰略思想的表現。
8.但也正因為他事君與做人奉命唯謹,善于察言觀色,唯漢武帝馬首是瞻,所以官運才能亨通,以80高齡死于丞相之位。
9.察言觀色是一切人情往來中操縱自如的基本技巧。
10.有鷹勾鼻的男人很會察言觀色,你稍一皺眉,稍一微笑,他都知道你在想什么,當然他也就知道他自己該有什么表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