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侯

詞語解釋
諸侯[ zhū hóu ]
⒈ ?古時帝王所轄各小國的王侯。
例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宋·蘇洵《六國論》
英the feudal princes; dukes or princes under an emperor;
引證解釋
⒈ ?古代帝王所分封的各國君主。在其統(tǒng)轄區(qū)域內(nèi),世代掌握軍政大權(quán),但按禮要服從王命,定期向帝王朝貢述職,并有出軍賦和服役的義務(wù)。
引《易·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史記·五帝本紀》:“於是 軒轅 乃習用干戈,以征不享,諸侯咸來賓從。”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官爵封建·諸侯》:“《帝王世紀》曰:女媧 未有諸侯,有 共工氏 任智刑以強霸而不王, 炎帝 世,乃有諸侯, 風沙氏 叛, 炎帝 修德, 風沙 之民自攻其君,則建侯分土自 炎帝 始也。”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一編第三章第一節(jié):“為了統(tǒng)治廣闊的被征服地區(qū), 周 初曾大規(guī)模分封諸侯,即‘封邦建國’……相傳 武王、周公、成王 先后建置七十一國,其中, 武王 的兄弟十五人(一說十六人),同姓四十人。”
⒉ ?喻指掌握軍政大權(quán)的地方長官。
引三國 蜀 諸葛亮 《前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 南陽,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南史·循吏傳序》:“前史亦云,今之郡守,古之諸侯也。”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三:“五代 諸侯跋扈,枉法殺人,主家得自殺其奴僕。”
清 吳偉業(yè) 《儒將》詩:“河 朔功名指顧收,身兼使相領(lǐng)諸侯。”
⒊ ?星名。
引《史記·天官書》:“門內(nèi)六星,諸侯。”
張守節(jié) 正義:“內(nèi)五諸侯五星,列在帝庭……又云諸侯五星在東井北河,主刺舉,戒不虞。又曰理陰陽,察得失。一曰帝師,二曰帝友,三曰三公,四曰博士,五曰太史。此五者,為天子定疑議也。”
國語辭典
諸侯[ zhū hóu ]
⒈ ?封建時代列國的國君。
引《文選·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至湯王時,為諸侯與葛為鄰,葛君不道,苦虐其民,湯王伐之。」
分字解釋
※ "諸侯"的意思解釋、諸侯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不求留名千秋史,但求桃李遍天下;不求聞達于諸侯,但求授業(yè)于弟子;不求學生將你的名字銘記,但求將祖國的棟梁培育。教師節(jié)到了,祝愿老師們健康幸福,桃李滿天下,芬芳遍中華!
2.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3.什么叫得民心?不需要電視上那種恢宏排場,不需要廟堂上地阿諛奉承,有的僅僅是最普通最誠摯的問候和感謝。什么叫政績?不是在政界的風生水起,不是讓同僚眼紅的平步青云,僅僅是老百姓打心底的尊重。烽火戲諸侯
4.昔日平定王敦之亂后,為表彰各路勤王諸侯的忠心,先帝特別御賜其管轄區(qū)內(nèi)的行政治權(quán),然而對江北二鎮(zhèn)封賞太過,后漸成尾大不掉之勢。
5.而且歷史上還有一個諸侯王,借陰兵攻無不克,替皇上打下了半壁江山啊。
6.此時各地諸侯霸主,皆欲以討伐之名一統(tǒng)天下,但一山自有一山高,群雄皆怕螳螂捕蟬黃雀在后,若興兵討伐,則讓后人撿了便宜,故都不動聲色,但卻暗流洶涌。
7.一個孩子拿著匕首可以傷害別人。但當這個孩子拿著一柄沉重大劍極有可能會傷害到自己。烽火戲諸侯
8.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9.手持真理火炬的人,往往會被火焰灼傷,甚至被真理的火焰燒死。烽火戲諸侯
10.世上傷病千百種,情傷病入膏肓,心病無藥可救。烽火戲諸侯
相關(guān)詞語
- zhū zǐ bǎi jiā諸子百家
- zhū duō諸多
- fù zhū dōng liú付諸東流
- zhū shì諸事
- xià hóu夏侯
- jiǎ jié hóu假節(jié)侯
- zhū wèi諸位
- fù píng hóu富平侯
- zhū zhèng諸正
- zhū gū諸姑
- wàn lǐ hòu萬里侯
- zhū jūn諸君
- fù mín hóu富民侯
- wéi mìng hòu違命侯
- sù zhū訴諸
- zhū zī諸資
- kǎn hóu qī坎侯漆
- mìng zhū hóu命諸侯
- mìng zhū hóu命諸侯
- táo zhū桃諸
- hóu qí侯圻
- bā xī hòu巴西侯
- zhū rú cǐ lèi諸如此類
- jūn hóu君侯
- nèi huáng hòu內(nèi)黃侯
- ài zé jiā zhū xī,wù zé zhuì zhū yuān愛則加諸膝,惡則墜諸淵
- dìng yuǎn hóu定遠侯
- jùn hóu郡侯
- gǔn gǔn zhū gōng袞袞諸公
- hóu shì侯氏
- fū zhū夫諸
- shǐ hòu史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