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bā dòu
注音ㄅㄚ ㄉㄡˋ
⒈ ?植物名。產于巴蜀,其形如豆,故名。中醫藥上以果實入藥,性熱,味辛,功能破積、逐水、涌吐痰涎,主治寒結便秘、腹水腫脹等。有大毒,須慎用。
⒈ ?植物名。產于 巴 蜀,其形如豆,故名。中醫藥上以果實入藥,性熱,味辛,功能破積、逐水、涌吐痰涎,主治寒結便秘、腹水腫脹等。有大毒,須慎用。
引漢 桓譚 《新論·祛蔽》:“巴豆毒魚,礜石賊鼠。”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二折:“那里有鳳凰杯滿捧瓊花釀,他安排著巴豆、砒霜!”
清 李漁 《巧團圓·防辱》:“我常見爹爹製藥,到了巴豆一味,就不敢親自動手。”
⒈ ?植物名。大戟科巴豆屬,常綠小喬木。葉互生,卵形,細鋸齒緣。夏季開淡黃小花,種子白色,橢圓狀。種子可榨油,葉、根、莖有猛瀉作用。原產印度、馬來西亞,大陸地區長江流域、東南各省及臺灣中、南部、花蓮亦產。
英語croton (Croton tiglium)?, evergreen bush of Euphorbiaceae family 大戟科[da4 ji3 ke1], croton seed, a strong purgative
德語Kroton (S, Agrar)?
法語croton (genre)?
1., 阿合奇真是歹毒,只怕給你的不是什么巴豆粉,而是另外一種能夠讓汗血馬癲狂的毒藥。
2.習總*記曾語重心長的告誡官員“堤潰蟻穴,氣泄針芒”,“巴豆雖小壞腸胃,酒杯不深淹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