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物

詞語(yǔ)解釋
名物[ míng wù ]
⒈ ?事物的名稱、特征等。名目與物產(chǎn)。給事物命名;辨明物理。名譽(yù)與物類。有名的物產(chǎn)。猶事物。
引證解釋
⒈ ?事物的名稱、特征等。
引《周禮·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
賈公彥 疏:“此禽獸等皆有名號(hào)物色,故云‘辨其名物’。”
金 王若虛 《五經(jīng)辨惑》:“三代 損益不同,制度名物,容有差殊。”
康有為 《請(qǐng)廢八股試帖楷法試士改用策論折》:“從此內(nèi)講 中國(guó) 文學(xué),以研經(jīng)義、國(guó)聞、掌故、名物,則為有用之才。”
⒉ ?名目與物產(chǎn)。
引《周禮·地官·大司徒》:“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
鄭玄 注:“名物者,十等之名與所生之物。”
⒊ ?名譽(yù)與物類。
引《管子·小稱》:“故之身者使之愛(ài)惡,名者使之榮辱。此其變名物也,如天如地。”
郭沫若 等集校引 顏昌峣 曰:“故恭遜敬愛(ài)辭讓之道之於身也使人愛(ài)惡,於名也使己榮辱,此其變化名物之神速也,如天地之不可測(cè)度也。”
又案:“恭遜敬愛(ài)之道,既能化己,又能化人;既可變名,又可變物。‘物’指上文‘禽獸昆蟲(chóng)’言。”
⒋ ?給事物命名;辨明物理。
引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實(shí)性》:“《春秋》別物之理以正其名,名物必各因其真。”
漢 蔡邕 《彭城姜伯淮碑》:“有名物定事之能,獨(dú)見(jiàn)先覩之効。”
清 周亮工 《<南昌先生四部稿>序》:“騖致遠(yuǎn)者鄙證道為迂,取玄悟者以名物為滯。”
⒌ ?有名的物產(chǎn)。
引宋 梅堯臣 《和答韓奉禮餉荔支》:“韓 盛人所希,四海饋名物。”
⒍ ?猶事物。
引梁?jiǎn)⒊?《變法通議·幼學(xué)》:“識(shí)字之始,必從眼前名物指點(diǎn),不好難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看圖識(shí)字》:“這是一本教育婦女婢仆,使她們能夠記賬的書(shū),雖然名物的種類不多,圖畫(huà)也很粗劣,然而很活潑,也很象。”
國(guó)語(yǔ)辭典
名物[ míng wù ]
⒈ ?物的名稱及形狀。
引《周禮·天官·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辨其名物。」
⒉ ?名與事。
引《管子·小稱》:「此其變名物也,如天如地。」
⒊ ?有名之物。
引宋·梅堯臣〈和答韓奉禮餉荔枝〉詩(shī):「韓盛人所希,四海饋名物。」
分字解釋
※ "名物"的意思解釋、名物是什么意思由字典網(wǎng)漢語(yǔ)詞典查詞提供。
造句
1.一百十五、名山名物,相得益彰,游人至此,能不流連忘返!
2.名山名物,相得益彰,游人至此,能不流連忘返!
3.名山名物,相得益彰,游人至此,能不流連忘返!
4.名山名物,相得益彰,游人至此,能不流連忘返!
相關(guān)詞語(yǔ)
- yī wù一物
- shēng wù jiàng jiě生物降解
- míng jié名節(jié)
- wù jǐng物景
- zhàn lüè wù zī戰(zhàn)略物資
- míng yì gōng zī名義工資
- guǐ wù鬼物
- xíng míng刑名
- shí wù liàn食物鏈
- wù qì物器
- míng mù名目
- zuò wù作物
- huà wù化物
- zhí wù yuán植物園
- dú wù毒物
- qiān míng簽名
- huò wù貨物
- gōng wù公物
- bài wù jiào拜物教
- shuǐ hé wù水合物
- lǜ huà wù氯化物
- wù lì物力
- xìng míng姓名
- wéi wù lùn唯物論
- yì wù異物
- xuǎn míng選名
- liáng shi zuò wù糧食作物
- shí wù zhòng dú食物中毒
- wén wù文物
- gé wù yuàn格物院
- wù lǐ物理
- wù zī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