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gài liáng
注音ㄍㄞˋ ㄌ一ㄤˊ
⒈ ?亦作“?量”。亦作“?量”。
⒉ ?概和斗斛等量器。
⒊ ?比喻衡量事物的標準。
⒈ ?概和斗斛等量器。
引《新唐書·叛臣傳上·梁崇義》:“﹝ 梁崇義 ﹞以概量業於市,力能舒鉤。”
《宋史·理宗紀二》:“諸路和糴給時直,平概量,毋科抑,申嚴收租苛取之禁。”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續錄五》:“﹝富人﹞徵集僕隸,陳設概量……今擬以歷年積粟,盡貸鄉鄰。”
⒉ ?比喻衡量事物的標準。
引漢 荀悅 《申鑒·時事》:“誰毀誰譽,譽其有試者,萬事之概量也。”
黃省曾 注:“言考試品賢能之虛實,猶概量較米粟之多寡也。”
⒊ ?用量器來確定谷物的多少。
引《宣和遺事》后集:“比來州縣受納租稅,務加概量,以規出剩,可令禁止。”